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浙江東陽盧宅建築風格

浙江東陽盧宅建築風格

日期:2016/12/14 12:58:0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浙江東陽盧宅建築風格

    盧宅總布局以盧氏大宗祠為中心,復荊、肅雍、樹德三堂三足鼎立,園林、牌坊、廳堂更是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其中肅雍堂四周雅溪環繞,廳堂宅地構築宏偉,裝飾雕刻豪華艷麗,建築風格凝重古樸,濃縮了中國古代社會千年精華,成為江南的名門望族,鐘鳴鼎食之戶,代代豪爵,地位顯赫,宅院自然大肆鋪張。這座建築群便有了“民間故宮”之稱。肅雍堂既有故宮之名,也更有故宮之實。集國內民宅之神韻,具北京皇城之理念,是國內惟一擁有九進縱深的古民居,堪稱江南民宅之首,前後軸線縱深320米,空間序列與北京故宮極為相似,顯出了盧宅故人的豪氣,這不由讓人想起這裡的匠人是否因為家鄉這座精粹的肅雍堂,而在為紫禁城施工時,也延續了這裡的風格。

    盧宅的廳堂宅地廣泛采用東陽木雕裝飾。走進昔日的豪門大宅中,精美的木雕藝術品到處可見,四周的擺設和鑲嵌在牆上、柱子上的木雕無一不是鬼斧神工,精妙絕倫。無論是建築構件如斗、栱、梁、門、窗,還是室內家具,每一款木雕,均巧構細镂,寓意豐富,從中延伸出的道德、禮儀,教化著盧氏後人,也因此才有了這個家族二十幾代的鼎盛。《肅雍堂記》記載:“肅,肅敬也,禮之所以立也;雍,雍和也,樂之所由生也。”盧氏自古宗儒學、敦禮教、興書院,聚姓課讀,延師講習,啟蒙授業,解惑傳道,是尊師重道、詩禮傳家的書香門第。為了博覽群書、著書立說、教習子弟,利用周圍山丘及雅溪之畔幽雅、僻靜的環境,先後修建了岘峰書院、荷亭書院、雅溪書院等近十處書院和藏書樓。當時的文人騷客,或留寓、或吟誦講學,留下了一方方匾額、一副副板對,猶如一頁頁歷史,更激起了盧氏後人奮發進取。

    作為盧宅核心和代表的肅雍堂,堂名語出《詩經·周頌·有瞽》:“喤喤厥聲,肅雝和鳴。”意謂肅敬和諧。該堂面闊五開間,進深十檩,高三層計10.6米,雕梁畫棟,斗拱彩畫以嬌艷欲滴的牡丹為襯底,施以巨大的龍鳳圖案。在肅雍堂的大堂上,有一盞名為“寶蓋索絡聯三聚七彩穗羊角燈”的大堂燈,展現了巧奪天工的古代工藝水准。大堂燈高4.05米,最大直徑2.1米,重127.5公斤,用40萬顆玻璃彩珠穿聯而成。

推薦閱讀:

河南小高莊墩子藏罕見東漢大墓(圖)

甘肅靜寧縣發現一元代古墓葬

山西河曲遺址發現龍山時期房屋基址

河面安陽發現古代石鼓

浙江東陽盧宅建築風格

    燈的頂部由三桿鐵臂中心交叉形成六角,中間懸著一串主燈,上下共三盞,依次懸掛著六角羊皮燈、八角料絲燈、紅色羊角燈;周圍六角各輔以一串小燈,亦上下三盞;下沿圍以彩珠穿成並飾有“星輝不夜,萬象位搖,結彩蓮炬”等十二字樣的珠簾。望之雍容華貴,流光溢彩。此燈已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肅雍堂尤其獨特的是,它的前四進中有可分合的移動式石庫門,大廳的雙跨頂上還有一防水的天溝,整個建築排水極為暢通。倘若遇到暴雨,水位達男人額頂,雨住後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夠全部都排出大廳。看來無論是面積之大還是設施之先進,肅雍堂都堪稱全國民居之最了。

    若以繪畫來比擬建築群的話,盧宅可謂“工筆”與“寫意”兼具。工筆體現在盧宅內各種陳設的極盡奢華之上,廳堂上的木雕,無論是斗、拱、昂、梁、雀替、牛腿或隔扇,還是家具的設計和制造工藝,無不雕工精細、形態傳神,恍若神品。而寫意則凝聚在盧宅建築的外觀之間,光是屋頂,盧宅中就分重檐、單檐,檐頂的形式有卷棚、硬山、懸山等等,每棟建築,都明顯地突出了浙江民居風格的風火山牆、高聳的垂脊和起翹多變的屋面,使整體建築的風格剛柔並濟。雅溪之畔的這座江南大宅門,以其豐厚綿長的神韻,等待你去品味,去咂摸。

推薦閱讀:

河南小高莊墩子藏罕見東漢大墓(圖)

甘肅靜寧縣發現一元代古墓葬

山西河曲遺址發現龍山時期房屋基址

河面安陽發現古代石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