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禮拜寺
日期:2016/12/14 12:47:1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宣武區牛街,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之一。
據《北京牛街岡兒上禮拜寺志》和《古教西來歷代建寺源流碑文總序略》記載,牛街禮拜寺創建於遼統和十四年(996),元初擴建,明成化十年(1474)賜名“禮拜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修繕後,在寺門前懸掛匾額“敕賜禮拜寺”,現存主要為明、清時代建築。牛街禮拜寺占地約6000平方米,規模宏偉、肅穆幽深,是中國式古代宮殿和阿拉伯式清真寺相結合的產物,為我國古建築之精品。寺院平面用中軸線布局,寺門朝西、門前有磚石照壁。主要建築自西向東為望月樓、禮拜殿、邦克樓等。禮拜殿可同時容納1000多人做禮拜,是中國古典殿宇建築與阿拉伯裝飾藝術的完美結合。大殿有五楹、三進、七殿共四十二間,面積約為600多平方米。殿內有十八根主柱繪金色牡丹纏蔓花飾組成二十一個拱門,拱門仿阿拉伯式尖弧形落地。拱門門旁有堆粉貼金的《古蘭經》經文和贊主(安拉)、贊聖(默罕默德)的阿拉伯贊詞。殿內為紅地,瀝粉貼金細致精巧。殿外有一座“宣禮樓”,又稱“邦克樓”,是為了呼喚周圍穆斯林來寺做禮拜而建。南講堂東有兩座元代篩海墓,為元代遺物,墓丘磚造,近代重修。“篩海”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是對年高有德的宗教學者的尊稱。墳中埋葬著兩位來中國布道的阿拉伯長老。碑文為阿拉伯文,字跡清晰、保存完好,是珍貴文物。
每年希吉拉歷(伊斯蘭教歷)的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穆斯林都要到牛街禮拜寺“會禮”,禮拜結束後,人們互致“開齋節”好,互贈油香,一派節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