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阿房宮遺址

阿房宮遺址

日期:2016/12/14 12:43:3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秦阿房宮

秦阿房宮

秦阿房宮前殿遺址

秦阿房宮前殿遺址

    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始建於公元前212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力日益強盛,國都鹹陽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一座前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為阙,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可以想見。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余裡,隔離天日。骊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可見阿房宮確為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楚霸王項羽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 

    阿房宮究竟有多大?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始皇本紀》中說: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萬人,殿下可以樹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巅建宮閥,又修復道,自阿房宮渡過渭水直達鹹陽。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為一裡,秦尺約0.23米。如此算來,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容納萬人自然綽綽有余了。相傳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宮中珍寶堆積如山,美女成千上萬,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宮室,一天住一處,至死時也未把宮室住遍。《漢書•賈山傳》記載阿房宮整個的規模“東西五裡,南北千步。”如今在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還保存著面積約六十萬平方米的阿房宮遺址。可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面積之廣、規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宮殿建築。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考察,確認秦阿房宮遺址建築規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築中名列第一,屬世界奇跡和著名遺址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 

    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台基,周長約310米,高約20米,全用夯土築起,當地人稱為“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附近,夯土迤逦不斷,形成一長方形台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當地稱為“郿塢嶺”。這兩處地方是阿房宮遺址內最顯著的建築遺跡。 

    瑰麗阿房宮在哪裡?拷問阿房宮的存在 

    當我們終於等來有史第一次對“阿房宮遺址”的考古發掘,當我們首次發現“保存完整的秦宮鋪瓦屋頂”,尤其是,當我們熱火朝天於“項羽燒沒燒阿房宮”論戰不休時,那如詩似幻般的阿房宮,真的有過嗎? 

    考古專家談阿房宮考古成果發布後的是是非非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阿房宮考古工作隊領隊李毓芳說,她連日來“已被國內個別所謂的專家弄得頭都疼了”。提起近來阿房宮遺址考古成果發布後引來的是是非非,她說:“我可以肯定並且斬釘截鐵地說,阿房宮前殿遺址沒有發現被大火焚燒的痕跡,項羽當年燒的是秦鹹陽宮的建築,而不是阿房宮的前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