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玲珑娟秀小盤谷

玲珑娟秀小盤谷

日期:2016/12/14 12:34:5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已故著名園林專家陳從周先生著述中曾提到揚州古深巷之中一處娟秀山林—小盤谷。小盤谷,位於丁家灣大樹巷,原系清代兩江總督周馥的住宅園,1982年定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園在宅之東偏,有火巷宅屋相隔。園門西向,為月洞門,門首嵌隸書“小盤谷”三字額。入門先見花廳三楹,屋宇高敞,有曲廊繞屋折向後庭。花廳對面為湖石假山,山上黑松古拙,竹影婆娑,蒼然入畫。花廳東側,一道復廊將園林分隔為東西兩部分,廊壁設一桃形門,桃尖向下,上嵌桃枝桃葉,甚有趣。門前檐下立一青黛峰石,形似壽翁。透過桃形門,可見園內修竹叢翠,花木扶疏。


     沿壁廊向北,入花瓶門,眼前突然一深邃山洞,此乃倚壁而築,外奇中空的湖石山入口。山洞幽深曲折,洞內涼氣襲人。洞室開闊處,置天然石塊,宛若桌凳,可供游人小憩。洞曲雖深,卻並不十分黑暗,原來巖壁上有竅孔,可以透進光來。洞室中段西向有一出口,面臨深池。池以湖石駁岸,極為古樸,池水清澈見底,可見游魚嬉戲。池之西為凫水而築的水閣涼廳,與池東矗立的假山隔水對峙,使陡崖更顯高峻雄偉。水面架有三曲石梁,由洞口通向北岸。池畔有高大廣玉蘭兩株,遮天蔽日,使山谷更添幾分深幽。


     若由山洞北口而出,須踏過“石汀步”,再經過一段洞曲,才是假山盡頭。此時回望峭壁,因無甚退步,更覺山高崖險。洞壁上方镌“水流雲在”四字,奇峰、巧雲倒映水中,給人無限遐想。山之北端,有懸蹬可供拾級攀峰。山上建一六角亭,半隱於聳峰東側。登亭眺望,園中景色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亭與爬山廊相接,沿階而下,即到園之東部。東園布局清秀疏朗,與西園的緊湊邃密形成鮮明對比。蜿蜒的花牆上,洞窗古樸別致,足資游目。入東園漫步於青磚曲徑,婀娜有姿的楓樹,繁花滿枝的紫薇,一一映入眼簾。游廊一隅,芭蕉與頑石相伴,俨然一幅生動的“蕉石圖”……園之最南端,是一處僻靜小院,額題“通幽”二字,內築花廳三楹,修篁繞屋,塵氛不入。值得一提的是,此園東、北兩側連綿數十米的圍牆高低起伏,如飛如游,堪稱我國古典園林中龍脊牆的范例。 

     陳先生對小盤谷的造園手法極為欣賞,他說,此園“危峰聳翠,蒼巖臨流,水石交融,渾然一片,妙在運用‘以少勝多’的手法。”又說,“此園假山為揚州諸園中的上選作品”,“疊山的技術尤佳,足與蘇州環秀山莊抗衡。”(陳從周《園林談叢》)可惜的是,長期以來,這座玲珑娟秀的城市山林被用作某單位的招待所,可謂“深藏閨中人不識”。最近,揚州市政府大力挖掘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動遷了有關單位,拔款對該園進行了徹底的修繕,使之恢復了昔日風采。不久,它將作為揚州新辟的“古巷游”中的精彩一景,讓廣大中外游客一飽眼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