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窯遺址
日期:2016/12/14 12:37:4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邢窯遺址
邢窯遺址位於河北省內邱、臨城兩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地帶,主要分布在京廣鐵路及107國道以西氐河、李陽河流域,集中在臨城西雙井以南,內邱馮唐以北約30公裡的狹長地帶內,面積約300余平方公裡,海拔高度為82-140米,1996年11月20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內邱東起白家莊,西到西邱,北到瓷窯溝,南到馮唐,約120平方公裡的區域內發現窯址13處。是一處隋至五代時期(公元581~960年)的瓷窯遺址。邢窯以燒制白瓷而聞名,當時在陶瓷燒造業內流傳有“南越北邢”之說,它開創了北方白瓷瓷系的先河。
邢窯遺址發現於1980年,分布在南北長30公裡、東西寬10公裡的范圍內,總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其中以內丘縣城關一代的瓷窯遺跡最為集中,燒制的白瓷質量也最為精致,因此推斷這一地區應是當時邢窯的燒制中心,而其四周的窯址應是由此而發展的。唐代最著名的白瓷窯場,五代(公元907—960年)時仍燒造。窯址位於今邢台市所轄的內丘縣和臨城縣祁村一帶,是中國白瓷生產的發源地,在中國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