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保護力度,給後人留下文化遺產
日期:2016/12/14 11:44:0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15日上午,由省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會承辦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利用”界別協商會在長沙召開,省政協副主席張大方、歐陽斌出席。 省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會主任張智軍作了關於加強我省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利用工作的調研報告。省政協委員張勇、劉清君、譚大雙、向志強、尹向東、胡奉湘先後發言,省政協委員劉春、許久文作書面發言。省住建廳、省文化廳、省文物局負責同志分別作回應發言。 張勇委員對因上世紀80年代以來城市中心區改造而損壞的老街區感到十分痛心。他先後列舉了國內外老街區保護的做法與經驗,提出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定期舉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聽證聯席會,邀請專家學者與熱心市民參加等建議。 “如果城市是部動態的史詩,那麼歷史文化街區就是特色鮮明的故事。”劉清君委員認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要堅持公益性,確保制定規劃的科學性、實施規劃的穩定性;保護規劃要處理好與人、自然的關系,處理好與整體規劃的關系,處理好歷史街區的紀念性與市民性的關系。 “我省境內的歷史文化街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載體,既是前人留下來的重要物質財富,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延續與傳承著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張大方要求,要高度重視我省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工作;要加強多方合作,打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工作合力;要堅持創新,不斷探索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工作新方法。 “湖南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大省,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利用方面不能落後。”歐陽斌說,今天的協商會有價值,有層次,也很實在。在對老舊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改造、修復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歷史背景,合理制定方案,不能做規劃性破壞、破壞性改造。要加大保護的力度,給後人留下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