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屈子書院初現雛形預計10月份完工
日期:2016/12/14 11:27:5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紅網汨羅站6月19日訊(分站記者 楊莎莎)經過兩年多的建設,作為省“十二五”規劃的重大文化項目和標志性重大文化工程——屈子文化園核心項目屈子書院雛形初現,目前已進入細木作和磚細工程施工階段,有望在10月份完工。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榫卯結構穿斗式全木仿古建築,有望沖擊“國家裝飾獎”。
根據設計方案,屈子書院建築面積4539.2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初具雛形的屈子書院已能看出四進院落,書院大門開在南側,從南往北依次是大門、求索堂、沅湘堂、獨醒樓。重點建築為沅湘堂,雖然只有一層,但最為高大。在4棟中心建築兩側還有分布有悲士亭、清烈堂、太史廳、悲秋閣、寒室、滄浪台、阆風廳、椒蘭廳等十余個建築單體。
進入書院一期工程施工現場,只見書院建築主體木結構全面完成,工人們正忙著屋面瓦鋪設掃尾工作。室內裝飾工程的木隔斷、木欄桿、門窗框等大部分已安裝好。據屈子書院建設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譚樹剛介紹,書院主體建設現在進行的是細木作和磚細工程施工,主要包括雕刻裝飾、門窗開啟扇、楚漢元素的飾件、石欄桿、溝頭、滴水等制作和安裝。由於書院是榫卯結構穿斗式全木建築,按照《營造法式》的古建築工藝進行施工,手工制作程序較多也較為復雜,其中細木作工程要求尤其精細嚴格。待前兩個階段的工程完成後,書院建設將進入最後的地面鋪裝和油漆工程。此外,書院牌樓工程現已完成前期的拆遷和准備工作,正在進行土地平整,將在端午節後動工建設。
屈子書院的歷史可追溯到宋朝初年,僅比岳麓書院晚建30余年,又名清洌書院、屈原書院、汨羅書院。1754年隨同屈子祠搬遷至玉笥山,毀於“文革”。復建的屈子書院,由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和同濟大學常青工作室設計,建成後將不再是單一的講學場所,而是集歷史見證、探古尋幽、場景展示、現場教學、專家講座、游客參與等多項功能於一體,成為屈子文化園核心景區與“國寶”單位屈子祠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