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先路37號、定位為西津渡旅游服務配套設施的桔子酒店,還未投入使用便因出入口配置了自動扶手電梯,這幾天廣受關注。起因源於一市民“愛讀論語”15日發帖論壇“百年古街現電梯,老街風貌遭破壞”。話題一出,意見分成兩派:一是附議古今混搭很不協調;二是認為提升服務設施功能並無不妥。記者昨天去實地看了看,並采訪了途經此處的外地游客。
青灰色扶梯搭載古建築
站在伯先路37號對面人行道上可見,即將開業的桔子酒店依山而建,目前入口處設置了一排黃色圍擋。
雙向扶梯與步行台階並肩,記者粗略數了下,台階約有三四十級。
“愛讀論語”等人的觀點認為,伯先路是鎮江的一條百年老街,走在這條街上欣賞民國建築,讓外來游客感受到民國情調。但是蔣懷仁診所邊這部新修的電梯非常顯眼,給古樸的老街增添了不和諧音符。
不過也有一些市民覺得,古街只是概念,本身就是中西結合,周邊嶄新的青紅色磚塊牆體,配一部青灰色電梯,視覺上並不那麼沖突,有何不可?
市民夏雪還引用了雷峰塔、樂山大佛、西安兵馬俑、南京古城牆也安裝了電梯等外地實例,表明“本身就是仿古修建,過分計較就是多余”的態度。
游客支持提升設施功能
咱鎮江本地人議論了這麼多,外地游客怎麼看待這件事?
從揚州來玩的小呂同學覺得,既然這裡是一家新開的酒店,就要考慮游客的需求。山景房地勢高視野闊,但拖著大大小小行李的游客怎樣輕松入住?有了自動扶梯,老年人、孩子、腿腳不便的游客就方便多了。“我覺得蠻人性化的。”小呂說。
游客余女士也支持這樣的觀點,“真正的古建築、文化遺存應該完全保證原貌,不驚擾不破壞它。而融入現代生活的這些建築,則要既保證它的外觀,又要讓人們體味它、了解它、使用它,其內部適當加入現代元素,讓現代人生活更便利。”
據了解,根據移動客源分析系統顯示,2014年西津渡接待游客量249萬人次,日均6800多人次。
而目前西津渡僅能提供1800個餐位、250張床位。“吃不上”“住不下”成為旅游季的短板。新建的桔子酒店將彌補床位的不足。
就“古建裝電梯”問題,西津渡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官方回應:“網友反映的電梯位於伯先路37號,原為滬潤山莊賓館。我公司於2014年對其進行改造,完善建築功能,引進桔子酒店,目前主體建設已基本完成,裝飾工程准備啟動。由於建築位於半山腰,依山而建,因此從方便游客的角度考慮,設置了扶手電梯,未來將成為西津渡景區重要的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對網友提供的建議,我公司將認真考慮,在不破壞街區風貌的基礎上,提高建築使用功能。”
(來源:京江晚報 記者 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