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廣西柳州三年來斥資近800萬扶持民辦博物館群

廣西柳州三年來斥資近800萬扶持民辦博物館群

日期:2016/12/14 11:07:5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

圖為柳州市駱越博物館

  “建立民辦博物館能保護流失在民間的文物,同時打造文化惠民新平台。”廣西柳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文物科工作人員李義成9日介紹,三年來該市官方出資近800萬元用於扶持民辦博物館建設。

  宋代青白瓷龍虎瓶、戰國巴蜀青銅劍、新石器時代玉斧,上千件與駱越文化有關的文物安靜的陳列在柳州市駱越博物館內。從大氣磅礴的駱越青銅器到小家碧玉的宋窯古瓷,這個近500平米的民辦博物館內處處氤氲著歷史塵封的煙雲。

  “我從九歲開始喜歡收集古玩,後來發現駱越文化沒有人專門研究,我就以此為主題收藏與之相關的文物。”該博物館館長鐘州寧介紹,其花了10余年時間,走遍了全國各地“淘寶”收集文物。

  “收藏的文物多了,就希望能夠展覽出來,讓更多人了解駱越文化。”鐘州寧稱,民間收藏能促進文化傳播多元化發展。

  像鐘州寧這樣擁有濃厚的文化情結、自主籌辦民間博物館,在柳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還有很多。據柳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統計,截至目前,柳州市共建成各類博物館54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38家,建館數量和質量均居廣西第一。民間博物館類別涉及工業、農業、服務業等生產生活的多個方面,均免費向市民開放。

  柳州民間博物館群的興起得益於官方的扶持。2011年柳州正式啟動“博物館群建設”,官方根據不同的標准對民間博物館進行資金扶助,最高補助可達30萬元。2013年至2015年,該市官方共斥資近800萬元,用於補貼各民辦博物和聘請專家等工作經費。

  “民間博物館群的建立讓更多市民從藏品中了解不同的歷史文化,具有教育意義。”當初負責該市民辦博物館籌建的邝家華稱,民間博物館傳承中華文化的同時,還豐富了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

  從2014年至今,廣西首家以糕餅文化為主題的民間博物館——柳州市桂餅文化博物館,舉辦了近50場走進校園公益傳播活動。中小學生在學校通過親手制作糕餅,近距離了解中國千年制餅工藝文化,從而達到糕餅文化的有效傳播和傳承。

  為了促進該市博物館群更好的發展,2015年,柳州54家博物館組建了該市區域性博物館理事會聯合會。該聯合會集思廣益,對文博事業發展進行研究,並對各博物館進行監督、管理、績效考評、獎懲激勵等。

  計劃到2020年,柳州市各類博物館達到100家。通過圍繞重點行業、支柱企業,建設一批各自領域內具有代表性的行業、企業博物館,豐富當地的歷史內涵,工業文化,旅游資源。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稱,制定鼓勵社會參與文物保護的政策措施,培育以文物保護為宗旨的社會組織,鼓勵民間合法收藏文物,提高公眾參與度,形成全社會保護文物的新格局。
 

(來源:中國新聞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