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橫沙城中村改造不再“生硬”保留文物建築
日期:2016/12/14 11:03:2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近日,黃埔區一份政府采購公告顯示,城中村改造思路求變,要求不再“生硬”地保留、保護城中村文物建築,而是營造古建築、文化活動、城中村商業活動共存的“昔日城市印象”。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掛出一份政府采購公告,對橫沙村古建築整體保護與活化利用方案進行競爭性磋商采購,采購項目預算金額為35萬元。 采購人提出,依據橫沙村現存的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布局位置,規劃設計出一個能留住城中村昔日印象,又能活化歷史文化的規劃文本。要由原本較“生硬”地保留、保護城中村文物建築、歷史建築的思路,轉向探索一條新路子,將城中村的原住宅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同時保留,把某一相關區域改造為古建築、文化活動與城中村商業活動共存的“昔日城市印象”,並探索一條激勵房地產商保護文物、留住昔日城中村印象的新路子。 數據 采購文件顯示,相傳宋代大學者朱熹曾在橫沙村定居講學。如今此處還有一座朱氏大宗祠,內掛朱熹的畫像,宗祠周邊也居住著朱熹的後代,元代開始具有村落規模,清代道光、鹹豐年間建築有較大規模重修。村內古建築包括祠堂、私塾50多間,青磚石腳老屋約80間。以橫沙書香街為代表,現村內保存較多的文物建築,不可移動文物28處,其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羅氏大宗祠等27處;黎氏宗祠等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處。大部分古建築保存較好。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