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具有魅力的十大特色古鎮
日期:2016/12/14 10:41:3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1、羅泉古鎮
依山傍水深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畔連綿蒼翠的群峰狹谷之中,該鎮民風純樸、民居保存完整,古鎮僅有一條五裡的長街,長街全是青瓦屋面,雕梁畫棟翹角飛檐,由於整條長街形似一條蛟龍,羅泉因此被稱為“龍鎮”。為四川省的歷史文化名鎮,也是中國的100個千年古鎮之一。
凝固時間:清代
特色點評:走過古鎮的古街古廟,在十彎九曲的青瓦木房間走入古鎮人的悠閒。僅五裡長的老街上茶館就有十多家,可以邊喝蓋碗茶,邊擺“龍門陣”。
文化景致:羅泉古鎮 遺忘在光陰之外
交通提示:自駕車走成渝高速公路至球溪河,車速最好不要超過100公裡/小時,車程約1小時,上路費45元。成都荷花池客運站每天上午9時有班車直達羅泉,票價20?25元。
貼心小報告:豆腐筵席,地道石磨磨制。鎮內住宿條件一般,價格5-10元/人。
2、上裡古鎮
被列為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的上裡鎮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距市區27公裡。上裡古鎮古時為南方絲綢之路,也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驿站。上裡居於兩河相交的夾角內,民間傳為"財源"匯聚的寶地。古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捨,石板鋪街,還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橋"為代表的8座古石橋歷史悠久,風格各異。
一到上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建於道光19年的"雙孝節"牌坊。牌坊為四柱三間出檐多脊石雕坊,高大,精細;梁上還刻有20多組百多個戲劇人物故事。牌坊是封建禮儀的遺跡,是當時宣揚韓氏"不失身不改駕,終身孝敬父母公婆"而建立的。系楊韓氏婆媳兩代守節 ,遵诏而建的石牌坊,是我國封建制度制度束縛婦女的見證,也是我國石雕藝術的精品。現在鎮上還尚存3座石牌坊,即這座省級保護單位"雙節孝"石牌坊,還有市級文化保護單位陳氏"九世同居"和陳氏"貞節"牌坊。
上裡的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橋,且風格各異。其中造型最美的是明清乾隆41年所建的"二仙橋",這是一座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石拱橋。清清的小河影作高高的圓行的橋洞,別有一翻情致。在鎮口還有兩座一高一底的石橋橫跨攏西河,成了進出鎮裡的交通要道,高橋主要通過進出鎮裡的車輛行人,從低橋可以轉而穿過高橋下面的倒沿河邊前行,高低兩橋巧妙地夠成了“立交”系統。
上裡有作工藝精湛的建築群,最有名氣的是韓家大院。整個建築物的門、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鑲嵌雕刻作裝飾,具有極高的價值和精湛的工藝。韓家大院是道光年間在外做官的韓廷藩在家鄉建的,根據當時京城的官邸而建。整個建築由七個四合天井組成,又稱為"七星抱月"。院裡的布局分明,處處可見精美的木雕。值得一說的是大院的木窗,雕刻精細,內容豐富,造型多樣,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
到上裡古鎮旅游,不可不去鎮子以北8公裡處的白馬泉。白馬泉是一處間隙泉,水溫在15度左右。泉水從一條石龍的口中噴出,日潮數次,在泉湧出的時候走廊片地多是泉水。
旅游貼士
交通:成都新南門汽車站??碧峰峽,在雅安北高速公路收費站下,石羊場汽車站乘成都至雅安的大巴到雅安,雅安??上裡,往返車費11.00元。
自駕車線路:從成都自駕車到上裡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走成雅高速公路,在雅安北出口下,經下裡、中裡、上裡;另一條是走成溫邛路到邛崃,先游平樂古鎮和夾關古鎮,然後上山即到白馬泉。這是一條環行線,自駕車可從一條路去,然後從另一條路返回。
食宿:上裡古鎮有一道菜叫“烏骨雞炖山藥”,味道鮮美,又滋補身體,25元/份。可住上裡鎮,也可住白馬泉,兩地都有旅社餐館,很方便衛生,價格也不高,15元/人。
游玩:雅安著名風景區碧峰峽在下裡,到上裡旅游也可以把碧峰峽串起來一起游。
3、磨西古鎮
磨西鎮位於甘孜州泸定縣南部,地處貢嘎山風景區東坡,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入口處,屬海螺溝風景名勝區外圍保護地帶,是海螺溝名勝風景區的旅游接待基地和入口,磨西鎮距成都約304公裡,距泸定52公裡,距康定約70公裡,現已建成磨西至康定的公路,游完海螺溝可直接到康定游覽高原名城。
磨西古鎮雖經歲月滄桑,人們從它眾多的明清古建築中也能窺探出其久遠的歷史痕跡。舊有的中國式建築依舊保存著那份凝重,而其中一座法國傳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它所傳出的禮拜禱告鐘聲已回響了一個世紀。中西文化的交融給古鎮增添了另外一番情趣。
凝固時間:清末民初
特色點評:舊有的中式建築依舊保存著那份凝重,還有一座法國傳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中西文化的交融給古鎮增添了另外一番情趣。
交通提示:自駕車由成都經成雅高速公路,穿二郎山隧道抵海螺溝,全長322公裡,行程6?8小時,磨西古鎮就在海螺溝入溝口。成都新南門車站有直達車往海螺溝。
貼心小報告:一般都會選擇在磨西古鎮食宿,各類招待所及賓館都有。
4、龍華古鎮
龍華地處四川南部邊沿,毗鄰雲南,北距樂山140多公裡,東距宜賓120多公裡。 是典型的金沙江上游河谷氣候,冬季陰冷潮濕,春夏多雨多霧,早晚溫差較大。酷暑季節,龍華鎮的人習慣帶著竹席往涼橋去,到那兒後往橋面上一鋪,龍溪那徐徐涼風和止不住的涼意就慢安滲上橋來,滲進每一個睡在橋上的人的心裡,這應該算是龍華四季中最別有風情的一種了。
古鎮那獨特的木板房、石條路和青瓦檐在陰晴雨霧的時候有著不同的韻味。因此這裡也是攝影的好地點。建議拍攝的時候,要善於利用各種不同的氣候變化,將古鎮獨特的閒淡、悠遠意境拍攝出來。古鎮居民都非常好客,時常有人會熱心地把你拉進屋,給你指點哪裡是拍攝的好地方。
凝固時間:清代
特色點評:風雨橋-龍華涼橋橫跨在小龍溪上。岸上民居錯落有致,炊煙袅袅……而最奇特的是,在八仙山上有一尊現今世界上位居第一的立佛??八仙山大佛。
人文景致:川南龍華古鎮 淡定從容
交通提示:成都至宜賓 277公裡為高速公路,宜賓市沿金沙江西行70余公裡,經屏山縣城再沿曲折盤旋的山區公路北行37公裡便到龍華鎮。在新南門汽車站、石羊場汽車站乘車至樂山,再轉樂山至屏山的班車,在龍華鎮下車即可。
貼心小報告:鎮招待所床位多為10?15元。龍華的特色小吃有葉兒粑,玉米粑,麻辣涼粉等,一天30元就能吃飽吃好。
龍華地處川南,是典型的金沙江上游河谷氣候,冬季陰冷潮濕,春夏多雨多霧,早晚溫差較大。帶上保暖衣物及防雨准備,路上小零食少許。穿隨腳的旅游鞋。喜歡攝影的請帶相機。大概花銷控制在200元左右。
5、鐵佛古鎮
鐵佛古鎮位於四川省資中縣城西24公裡處,因鎮內有鐵佛寺而得名。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建成,老街依山勢三層布局,形似鐮刀,線狀延伸,清建民宅均有封火牆,屋檐斗拱,挑枋雕刻各具特色。1788年,在資中和威遠的交會處,一座小鎮正在這裡興起,一座以鐵佛而聞名的鐵佛鎮。兩百多年過去了,鐵佛鎮深處的古老建築依然矗立,但靠近交通要道的地方,已經看不到古鎮的一絲痕跡了。
這裡的人們說話走路都很悠閒,夕陽的余晖落在掉了皮的牆壁上,雜草和四處散落的煙葉把古鎮裝扮得讓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覺。
凝固時間:清代
特色點評:老街依山而建,形似鐮刀,清代民宅各具特色。
交通提示:位於資中縣城西24公裡處,自駕從成渝高速過資陽後在球溪出口下高速,然後向西即到(100km左右)。
6、郪江古鎮
郪江原名千子公社、千子鄉,三十年代更名為?江鄉,1992年建鎮,同年被命名為省歷史文化名鎮。
郪江位於四川綿陽三台縣,是三台文化的發祥地,境內有戰國時代王城和傳說的
王墓,遍及全鎮的漢代至兩晉時期的崖墓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宋時代摩崖造像,明清時期的古建築民、街道、寺廟和石橋,它們淋漓盡致地反映了
江的悠久歷史和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化。境內有錦江與?江交匯,山清水秀,與古樸典雅的古鎮互相呼應,是觀光、渡假、旅游休閒的絕佳境地。
郪江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但是它也經不住歲月的煎熬,在無可奈何中漸漸"褪色"。
封火牆還在,不過是斷牆殘壁。老屋還在,已然破舊不堪。古街還在,坑坑窪窪,阻人快步。石橋還在,卻仿佛馱不動世道的滄桑。戲樓還在,更難承載百態人生……
凝固時間:明清時期
特色點評:老街的青瓦房很整齊,帶著木柱支撐起來的寬敞走廊,街有多長廊有多長。
人文景致:郪江古鎮 兩漢遺韻應猶在
交通提示:自駕走成綿高速,車程約3小時。成都新南門車站、梁家巷車站等均有車發往三台。再轉車前往?江。
貼心小報告:鎮上有個體旅店,5元/人。雲台觀有客房可住,5元/人。最值得一觀的是雲台山。
7、江口古鎮
江口古鎮是3000多年前的古彭族人的聚邑,西漢時定名為彭亡聚,今定名為江口鎮,距彭山縣城東北約5千米,位於武陽江、府河與岷江的交匯處。江口扼兩江之喉,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凝固時間:漢代
特色點評:鎮內遍布古遺址、古墓群、古店鋪、吊腳樓和古榕樹。此外,還有仙女山省級風景名勝區等。
交通提示:自駕走成樂高速,約30分鐘車程。新南門客運站有開往彭山方向的客車,需時約70分鐘;到彭山後轉乘路過江口鎮的中巴車即可,需時約20分鐘。
8、福寶古鎮
福寶古鎮又名佛寶鎮,古鎮始建於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積眾數百家,可為巨鎮”,成為大漕河流域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建鎮時因交通極不方便,謀生艱難,故以廟宇興場,得以取名佛保場,後因在一次大火後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徑七尺大的鵝卵石,後改名為佛寶新場。解放後更名為福寶場。
福寶古鎮依山傍水,五橋相通,三水相匯,鎮周青山翠迭,河岸綠竹搖風。回龍街是全鎮保存最完整的一條古街,排排吊腳木樓隨山勢起伏,錯落有致。房捨多為明清風格的木結構建築,灰瓦、白牆、青石板的天井,間有回龍橋、三宮八廟等古建築掩映其中。
古鎮悠悠,古樹蒼蒼。沿著依山勢而建的街道上坡下坡,目光所及,似乎除了凝固的歷史,仿佛一切現代的物什統統屏閉於老街之外。更令人稱奇的是巖居者。在福寶的山巖中,時有以巖穹為頂,人杉樹為柱,以石壁為牆的巖居者,不過,現在居住在巖洞裡的已幾乎不再有年輕人,只有那些老人還捨不得離開這山這巖。
凝固時間:元末明初
特色點評:古鎮小街寬不過三四米,窄處僅容一人過。鎮上殘存的寺院、佛塔、雕塑、繪畫等散發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的光輝。
交通提示:古鎮距合江縣城42公裡,從成都出發,約耗時6個多小時。成都城北客運中心、新南門汽車站、梁家巷車站、五桂橋汽車總站均有車發往泸州的班車,65~78元/人,泸州到福寶18元/人。貼心小報告:天堂壩景區可提供住宿,且能在不同季節品嘗到不同的野菜。
柳江古鎮
柳江鎮位於洪雅縣,距成都百余公裡,地處通往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途中,在瓦屋山層巒疊翠中,花溪河圍繞著具有獨特的川南古民居風格古鎮吊腳樓,四周青山環抱,天氣晴朗時,還可遠眺峨嵋群峰。解放前,這裡是幾家大戶人家的統轄之地,每戶人家都有特別之處,當地人還給他們取了好記的名字,如誰家房子、誰家谷子等。幾家大戶構成了柳江鎮的基礎,這些單體的豪宅與秀美的山水幾近完美地組合在一起,加上臨水而建的街市,構成了一幅活脫脫的山水畫卷。
凝固時間:明清時期
特色點評:幾家大戶構成了柳江鎮的基礎,這些單體的豪宅與秀美的山水幾近完美地組合在一起。
人文景致:柳江古鎮:曾家園?吊腳樓?老街
交通提示:柳江鎮位於洪雅縣。自駕車由成雅路從青龍(43公裡)轉成樂,從眉山(50公裡)轉洪雅鄉。成都金沙車站,成都到洪雅25元/人,洪雅到柳江5元/人
貼心小報告:游覽柳江時可順便游覽玉屏街上的曾家大院。柳江街上的野生河魚價廉物美,野生黃辣丁15元/人。
9、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位於宜賓東郊長江南岸,素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之稱。李莊距今已有1460年建鎮史,是長江邊上的千年古鎮,依長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觀。而由廟宇、宮觀、殿堂組成的“九宮十八廟”、省文物保護單位中國營造學社舊址、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眾多的古民居四合院以及被譽為李莊“四絕”的旋螺殿、奎星閣、九龍石碑、百鶴窗,形成了李莊獨特的古民居文化和獨特的建築風格。
1940年,李莊以一紙電文“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應”迎來了國立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等10余家高等學府、科研機構遷駐李莊,包括世界級大師梁思成、林微因、傅斯年、李濟、童作賓、梁思永、童第周等大批學子雲集李莊,使李莊這個不足3000人的小鎮新增人口達1.1萬余人。6年間,李莊為學者們安置了一張張平靜的書桌,給戰時中國人文科學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養分。李莊也由此被稱為“中國文化的折射點、民族精神的涵養地”。 李莊的最大特色就是抗站內遷文化。
凝固時間:明清時期
特色點評:街道為石板鋪成,兩旁多為清代建築,雕花門窗,風火山牆……具有濃厚的川南特色。
交通提示:坐落在宜賓市東19公裡的長江南岸。成都五桂橋汽車站有車發往宜賓。成都到宜賓90元/人,宜賓到李莊3.5元/人。
貼心小報告:最有特色的是魚舫,在漁船上品嘗各種河鮮,價格公道。住宿可以選擇回宜賓市,也可以在李莊小住一晚
10、西壩古鎮
去樂山西壩古鎮走走,喝口蓋碗茶,嘗嘗豆腐、米酒,聽聽老故事。這裡還有熱鬧非凡的廟會,古戲台上的聲聲川劇,茶鋪裡的評書,偶爾還夾雜有清脆的笛子等民樂演奏……踏上西壩古鎮的青石板街道,那雕花的窗棂、半掩的幺門兒,恍惚間仿佛置身於遠古的氛圍, 讓你有回到從前的錯覺。
正宗的西壩豆腐有336種做法,常見的有36種。其綿軟細嫩、入口化渣的特色就不用多說了,坐進街頭小豆腐店,洗得發白的八仙桌、長條凳、青花瓷盤,老到的豆腐,讓你回味無窮。
凝固時間:明清時期
特色點評:鱗次栉比的青瓦房擠出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街道,沿街而行,雕花的窗棂、半掩的幺門兒,恍惚間仿佛置身於遠古的氛圍。
交通提示:經成雅、成樂高速公路(162公裡,2個小時左右)到達樂山,古鎮就位於樂山大佛順岷江。 成都2月19日電 記者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