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遇大屠殺墓地停工”提示為歷史遺址讓路

“遇大屠殺墓地停工”提示為歷史遺址讓路

日期:2016/12/14 11:04:1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現年83歲的藍洪銀最近有些煩躁不安,南京江寧區湯山街道青林社區正在擴建的公路,眼看就要進入他的家族墓地了。墳地裡,埋著他的6個親人。1937年12月14日,藍洪銀的父親、祖父母等6人慘遭日軍屠殺,藍洪銀僥幸逃脫。記者前往探訪後了解到,當地獲悉這裡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墓地,已經暫停施工。有學者表示,抗日粵軍曾在此與日軍激戰,犧牲上千官兵。而青林社區所在地區有姓名可查的遇難同胞共有70多人。(11月7日現代快報)

 

  擴建公路工程引出一段悲慘往事:1937年12月,日軍進逼湯山前,藍家在門前挖了兩個洞,勉強棲身。12月14日下午,鬼子從山頂上下來,發現藍洪銀一家躲在洞裡,於是一個個拖出去,拉到離洞口不遠的荒坡上。藍洪銀回憶稱:“我當時小,睡過去了,醒過來一看,大人都不在,就哭著爬出地洞,結果發現,爺爺、爸爸、大伯、大媽都被開槍打死了。”與藍洪銀同歲的堂兄弟,也被日軍拎起掼死,又刺了一刀。藍洪銀的奶奶在灶間聽到槍聲後,推門出來,也被日軍一槍擊中倒在牆下。

 

  在藍洪銀還在哇哇大哭時,他的大叔藍運龍,冒著危險沖過去,將藍洪銀抱走,鬼子的子彈飛來,打得身後泥土飛濺。“天黑後,我的太爺爺在離地洞口20多米處挖了個坑,將家人掩埋了。第二天,太爺爺又把我抱到句容黃梅東巷,托一位大伯收養我。”成了孤兒的藍洪銀,跟著大伯生活。藍洪銀的母親在“跑反”時走散,流落到蘇州。7年後,她回到湯山,才在一座廟裡同兒子見了一面……藍家的悲怆遭遇,就是日軍侵占南京期間無數家庭禍從天降的真實寫照。

 

  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的湯山,是南京東大門,歷來都是軍事重鎮,抗戰前夕,這一帶的防御工事是重中之重。在1937年12月中旬那個格外寒冷的冬天,南京外圍發生了抵抗日軍的激烈戰斗,日軍18師團直接繞過湯山,從側翼和背部進行攻擊。國軍裝甲兵主動出擊,3輛戰車以“品”字形戰術進攻湯山,日軍沒想到在這裡遇到德式戰車,躲閃不及,死傷一片。戰車所向披靡,直搗18師團司令部,但在日軍炮火的反迫下,擊毀戰車,奉命撤離湯山陣地。

 

  南京江寧區湯山街道青林社區擴建公路所發現的藍家墓地,應該距離這一戰場遺址不遠。有學者表示,抗日粵軍曾在此與日軍激戰,犧牲上千官兵。而青林社區所在地區有姓名可查的遇難同胞共有70多人,建議原地保護藍洪銀家的墓地,並為其建立紀念碑。這一建議非常好,希望能得到南京有關職能部門的積極回應。

 

  近年來,南京保衛戰的遺址,特別是外圍陣地抗戰遺址陸續被發現,但還是有不少抗戰遺址在開發建設中被拆毀。包括民間人士在內歷史學者、研究者為此辛勞奔波,致力於發現與保護南京留下的抗戰遺址,為子孫後代保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遺產。南京有關方面獲悉公路擴建中遇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墓地,決定暫停施工,這樣的處理值得肯定。

 

  去年,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成為人類共同的傷痛記憶。而與南京大屠殺相關的歷史遺址,比歷史檔案更為珍貴。通過發現、保護與運用歷史遺址這一強有力的物證,向世界陳明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爭期間,特別在南京大屠殺中犯下的嚴重罪行,有利於教育當代人和下一代,牢記歷史,愛家愛國,不忘初心,發奮有為,有利於讓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的世界人民認識侵略戰爭的殘酷性,以史為鑒,珍惜和平,共同捍衛人類尊嚴。

 

  更重要的,保護歷史遺址不止於“暫時停工”,開發建設無條件讓路歷史遺址應成為常態。四年前,《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旅游等開發建設活動中文物保護工作的意見》中要求,各級政府嚴格執行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不得轉讓、抵押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不得將不可移動文物作為企業資產經營。文物古跡和歷史建築應當盡可能實施原址保護,不得擅自拆除、遷移。這一表述,應作出重新修訂,明確要求:“對文物古跡和歷史建築實施原址保護,必須作為一切開發建設行為的前置條件,對文物古跡和歷史建築一律不得擅自拆除、遷移。”

 

  歷史遺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遺產,是固態的文物。它固有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不是其他任何物質財富所能衡量與替代的。曾幾何時,出於種種動機與目的,推倒改造、遷移拆除歷史遺址與文物的事在多地時有發生,“事後諸葛”的補救措施再好,往往也難以恢復原狀,留下了歷史的遺憾。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涉及歷史遺址與文物的開發建設項目,務必事先做好細致的現場考察與民意征詢,邀請歷史學者參加考察,充分聽取他們與相關利害人的意見。同時,嚴格約束決策拍板權,提前啟動監督機制防止權力濫用,不顧保護歷史遺址而使開發建設項目倉促上馬。南京湯山地區擴建公路,如果事先針對保護歷史遺址,做足走訪考察、科學論證的功課,恐怕不至於在施工中發現大屠殺遇難同胞墓再停工。來源:東方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