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重慶特色古鎮,北碚偏巖古鎮

重慶特色古鎮,北碚偏巖古鎮

日期:2016/12/14 10:30:0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偏巖古鎮位於北碚區金刀峽鎮中心位置,座落在華蓥山脈西南面的兩支余脈之間地處丘陵,呈東北高,西南低之勢。平均海拔為52O米,最高達942.9米。清代屬江北廳禮裡六甲,乾隆二十四年門乃9年)始在此建場為鎮。因鎮北處有一巖壁傾斜高聳,懸空陡峭,故名偏巖鎮。
    偏巖古鎮,是重慶通往華瑩古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鎮,昔日商賈雲集,商貿繁容,名播川峽湖廣。雖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但其街道、建築、民風、市情仍然保留著昔 日古樸、優雅的風貌。古鎮依山傍水而建,幢幢木屋磚捨依山分布,重重疊疊,錯落有致。一條蜿蜒曲折的黑水灘河緊緊環抱著古鎮,緩緩流動的河水清澈見底,河 岸高大粗壯的黃桷樹疏密相間。這些百年老樹,盤根錯節,棵棵枝繁葉茂,像巨大的傘遮天蔽日,掩蔭著傍水而築的民居小捨。民間小捨的後門,建有小石梯與河灘 相通,共人們下河取水、漿洗……一座長條青石的小橋跨水橫亘,連接著鎮外的通道,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集"古鎮、美鎮、紅鎮、名鎮"為一體的特色。
    偏巖古鎮早在康熙年間就有小店零星分布,後商賈雲集。古街沿黑水灘河鋪就,一路木捨錯落,小橋流水,綠樹掩映。偏巖古鎮歷300余年,保存較完好。自古鎮中段,一青石板橋橫跨小河連接鎮外,以橋為界,主街被攔腰分為上、下街。上街當交通要沖,店鋪林立,其北端為公眾集合之地,現存武廟、禹王廟、戲樓,上、下街尾均構臨河半 廊接村野,是集交通、交往兼賞景、休閒的好地方。主街幾無梯坎,空間序列依地勢起承轉合,節點處多為公共活動休閒空間,如廟宇戲樓或酒館茶肆等。主街臨河 側建築略低於依山建築,使後者亦可獲得良好的視景與河風,其整體謙讓精神令人歎服。由臨河建築後院順階而下直入淺淺河灘,可洗衣納涼、戲水垂釣等,兼得實 用與休閒。古鎮如此地近水而又擁有平坦的主街,為巴渝山鎮的難得,可以推測,古鎮在規劃設計上有完整清晰的理念與明確的建設控制條例。建築以素木梁柱為骨 架,壘石為礎,柱立於礎以防潮。欄桿、吊柱、撐弓等建築構件稍事雕飾,清雅得宜。花窗圖案或作幾何樣式或仿花卉果實,簡潔自然。古鎮環境與建築空間各 有特色,如上街北端的武廟大殿,牆體下實上虛,為室內營造出迷離的神光;樓高三層的"九合棧",其室內空間既吊腳就山又舒展大方,功能分區與山地吊躍空間 契合,可稱佳構;而下街南入口兩棵百年鴛鴦黃桷樹對立相思橋頭,古根渡橋相合,枝葉互擁互抱,遮天蔽日私語百年,與映橋清溪、老屋半廊一起渾成古意。看重慶特色古鎮就來北碚偏巖古鎮,感受昔日繁華商賈,追思往事,感受古樸民風!重慶旅游,非去不可,旅游就用亞盟財富通打折卡,享受全面優惠,重慶旅游四十多個景點將陸續開放,敬請關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