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古典園林琉璃瓦建築不僅僅是技術科學 而且是獨特的藝術

古典園林琉璃瓦建築不僅僅是技術科學 而且是獨特的藝術

日期:2016/12/15 1:29:5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園林的造型,特別是中國的古典園林。中國的園林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園林的建造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讓中國的園林建築別具一格,充滿詩情畫意。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從陝西半坡遺址發掘的方形或圓形淺穴式房屋發展到現在,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修建在崇山峻嶺之上、蜿蜒萬裡的長城,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

    在商周時期我們的先人就已經開始造園活動了。園林最初的形式為囿,只供帝王和貴族們狩獵和享樂之用。園林琉璃瓦的組成要素到這個時期已經基本具備,已經和最初的園囿有所區別。創造了豐富多采的藝術形象。國古代的建築藝術也是美術鑒賞的重要對象。而要鑒賞建築藝術,除了需要理解建築藝術的主要特征外,還要了解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一些重要特點。完整的風水格局、院落空間、四合院民居建築 ,環境景觀及歷史人文、鄉土文化、民風民俗

    北京明、清兩代的故宮,則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規模建築群。至於我國的古典園林,它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它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三千年前的詩人就已經在詩中歌頌祖廟舒展如翼的屋頂。兩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牆之外的懸山頂,以及上半是懸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一律為方正端莊的四合院式 ,每個四合院采取南北中軸 線 ,左右對稱 ,主次分明等一整套的漢族傳統建築布局章法。

    中國的古典園林源於自然,高於自然,以表現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為主旨,布局自由。 園林在唐宋時期達到了成熟階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園林或參與造園工作,將詩與畫融入到了園林的布局和造景中,使園林建築不再僅僅是工匠的傑作。總的說來中國古典園林共由六大要素構成:築山,理池,植物,動物,建築,匾額,楹聯與刻石。為表現自然,築山是造園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隔是或築堤橫斷於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橋,或涉水點以步石。琉璃瓦古建築維修的學習和修繕經驗的積累也開始於元代的永樂宮遷建工程。我想凡是在山西繼續從事古建築修繕維修工程的人,都必須一代代做這個題目。

     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適當的雕飾,檐口的瓦也加以裝飾性的處理。宋代以後,又大量采用琉璃瓦,為屋頂加上顏色和光澤,再加上後來又陸續出現其它許多屋頂式樣。成為中國古代建築重要的特征之一。現存的四川雅安高頤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漢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漢代以後的雕刻、壁畫中常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阙,到了明清兩代,阙就演變成現在故宮的午門。

     二講色美,紅色的楓葉,青翠的竹葉,斑駁的狼榆,白色的廣玉蘭,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園中自然之色,不衰不減。二講色美,紅色的楓葉,青翠的竹葉,斑駁的狼榆,白色的廣玉蘭,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園中自然之色,不衰不減。最主要的方法是各種琉璃瓦建築的運用。如漏窗的運用,讓空間既不是一望無垠,又不妨礙視覺流暢。同時又使園內各部分相接,以使園林體現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特色,並收到移步換景,漸入佳境,小中見大等觀賞效果。從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