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湖南長沙發現古城牆遺址

湖南長沙發現古城牆遺址

日期:2016/12/15 1:21:5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長沙黃金地段一處老城牆遺址或將被拆的微博引發了廣大網民的高度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該遺址所在地的房產項目已停工,長沙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專家正在論證保護方案,試圖攻克“原址保護”的技術難關。

去年11月,在長沙萬達公館的施工現場,發現了一段120米長古城牆。據了解,這段古長城已經沉睡千年,外側用麻石條作基礎並包邊。據當時考古現場的專家介紹,二號牆體疊壓在一號牆體之下,兩側用青磚包邊,部分青磚上刻有“長沙”、“忠義軍”等字樣。古城牆分層排列,每層都有瓷片佐證。

千年後重見天日的城牆,讓不少考古專家為之振奮。湖南大學建築學院的柳肅教授認為,這樣的遺跡,在全國都屬罕見。其價值,“堪比馬王堆漢墓”。

記者了解到,長沙考古專家和文物局專家根據初步考古調查,目前已認定其為從宋代到明代的城牆遺址。因為它貫穿了多個朝代,是記載長沙古城歷史的載體,因此對研究城市發展的歷史來說,它是難得的實物教科書。

然而,時隔不久,柳肅的另一條微博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我已得到比較可靠的消息,那段城牆看來是保不住了……”柳肅在微博中間透露,他一直呼吁的“原址保護”的方案或將被拋棄。

但網絡上網民對“原址保護”的呼聲卻水漲船高。不少網民認為,後人不應該只能到博物館裡去看“假古董”來了解歷史文化,異地保護的古城牆已經失去了其珍貴的歷史價值。

一時間,這段身處長沙房產開發黃金地段的城牆,因為大部分網民推測“其自身歷史價值與所處地商業價值的紛爭”,立即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

為了保留珍貴的城牆,不少網民紛紛發帖稱:“曾幾何時長沙因為平和堂失去了一個真實的簡牍博物館,今天悲劇又要重演!長沙不能再失去一個重要的古跡了!”而網民“天冷要加V”則建議:“古城牆這事,開發商應該在可能的范圍內將其保留下來,既能遂了民願,又可成為樓盤一個特色。”文化遺跡應該如何保存、保護,是就地建設博物館,還是異地保存,更引起網絡上的熱烈討論。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告訴記者,自去年11月開福萬達廣場古城牆遺址發現以後,市政府領導多次赴現場察看,立即要求長沙開福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停止在遺址區域施工,並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考古發掘,對遺址保護方案多次綜合論證,達成了依法、科學保護遺址的共識。目前長沙方面已經向國家文物局匯報遺址的情況,將會由考古專家實地研究,並擬出保護方案。但關於這段老城牆最終的命運,他則稱:“原址保護還是異地保護,目前尚無定論。”

據專家透露,目前老城牆是原址保護還是異地保護的關鍵點之一,是原址保護後古城牆的防洪問題。據介紹,目前城牆與其僅隔百米的湘江河床處於差不多同一高度,如果湘江水位上漲,則會形成高水壓,將影響古城牆的原址保護。目前,已有多名專家在針對防洪措施的技術層面問題進行論證。

據了解,在此期間,長沙開福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給予了全力配合,依法承擔了古城牆保護的各項義務。記者獲悉,一旦保護方案獲批後,長沙將及時向社會公布古城牆遺址保護的具體措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