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青磚古城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申請
日期:2016/12/15 1:21:0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巖內主祀南海真宗、觀音菩薩。巖中有“不老鳳山觀自在,長流馬水活如來”“鳳山古剎靈光燦,內灶觀音甘露香”等多副楹聯,頌揚巖地勝境及神明顯赫。 這兩個景觀建築擁有頗多共同之處。比如,它們的設計方案都出自國家級建築大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齊康教授之手;此外,集美塔和杏林閣同為7層,一個位於新城核心,一個坐落在杏林灣內,遙相呼應,互為映照。力氣大的小伙子,能者多勞,一次能搬起3塊鋪地的青磚。姑娘們力氣小點,但一次也盡力搬起1塊,為團隊貢獻微薄之力。很快,幾百塊青磚便搬完了,志願者隨即又開始搬運搭腳手架用的鋼管。
聽得現場志願者、尤其是年輕的老外們如癡如醉。“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光是這間百年老宅與這些維修工具,就足以讓我眼花缭亂,學上好一陣子了。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古建築修繕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學到江南古鎮中的古建築傳統工藝和修繕工作中的團隊合作經驗。浮梁縣古縣衙核心建築均為木質結構,極易遭受白蟻侵害。此番汛期過後,古縣衙景區及時組織人員對景區白蟻侵蝕情況進行全面排查,重點對古建築的梁、柱、屋面及古樹名木進行全方位“清剿”。
蘇州提出了把蘇州古城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申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蘇州的古城牆不僅是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更是彌足珍貴的風景旅游資源。“其實,關於蘇州城牆的保護和恢復修建,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蘇州市相關部門就已提出。這份調查報告分析了青磚古城牆修復利用的功能作用,修復後能夠達到的社會綜合效益,並對古城牆修復試點工程的選址提出了建議。古樸的磚瓦房錯落有致地挨在一起,房梁上的雕花翹首探望,小巷縱橫,鋪著鵝卵石的路面經過幾百年足跡的打磨顯得格外圓潤。這樣的村莊是中國原生態的村莊,是咱們的根。古城是光陰流過的證物,歷史镌刻的印記,沒有百十年歷史,談什麼古城?而花巨資用先進科技與鋼筋水泥再造出來的建築,叫“新城”還差不多,哪怕弄得古色古香,古趣十足,頂多也就是“仿古城”、“偽古城”,何來“古城”。
而且對那些古建築也是一種無形的傷害。“古城”新舊夾雜,無從辨別,真真假假,不倫不類,最終連真文物也被拉下水。國外許多城市保護起青磚古建築來不遺余力,但從未見誰非得將新建築全拆掉不可。建於民國初年的普興祝家大院和塘房陳氏民居分別代表峨眉山市最具中西特色的兩大民居列入“省保”倍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