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杭州市靈隱飛來峰造像數字化考古調查工程啟動

杭州市靈隱飛來峰造像數字化考古調查工程啟動

日期:2016/12/14 11:19:5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2015年7月,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聯合實施的杭州市靈隱飛來峰造像數字化考古調查工程(一期)正式啟動。

    飛來峰造像位於浙江杭州靈隱寺前的飛來峰上,有造像380余身。分布著中國五代至元代時期的佛教石刻造像,是浙江規模最大的一處造像群。中國中原地區的石窟藝術,從晚唐開始就走向了衰落,而此間的五代、宋、元石刻造像正好彌補了這一缺環,特別是元代的造像,刀法洗練,線條流暢,堪稱我國石窟造像藝術中的瑰寶,在中國古代造像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2年,飛來峰造像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杭州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飛來峰造像的保護是西湖文化景觀遺產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數字化考古調查,精准摸清飛來峰造像的基本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對今後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十分有利。

    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在國內承擔過多項石窟造像數字化考古項目,如寧夏須彌山石窟、北京房山雲居寺雷音洞、山東青州龍興寺窯藏、山西忻州七巖山和西藏阿裡托林寺等,並圓滿完成了杭州市閘口白塔數字化考古調查項目,具有相當的研究實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鑒於本項目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決定參照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關於閘口白塔數字化考古和研究項目的實施方式,由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管理中心委托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采用其通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石窟寺考古中3D數字技術的理論、方法和應用研究》形成的新方法來實施飛來峰石窟造像的考古調查和研究工作,成果將作為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遺產本體檔案資料。

    由於飛來峰造像豐富精美窟龛結構復雜、數量龐大,部分窟龛造像處於陡峭崖壁,整個項目擬分四期進行,一期擬選取16龛較具代表性的造像先行實施。暑假是靈隱寺游客參觀的高峰期,很多龛窟地勢較高,必須搭設腳手架才能進行采集。為了不影響游客的游覽和更好地進行項目數據色彩管理工作,工作組主動將項目作業時間調整至晚上進行,腳手架當晚搭設,作業完畢後當晚運走,不給景區管理和游客參觀造成麻煩。自7月中旬正式入場以來,截至9月上旬,聯合工作組已完成16龛中12龛的外業采集工作,同時相關數據的內業處理工作也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中。如果天氣正常,有望9月底能夠完成全部外業數據采集工作。

   (來源: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