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河南清代書院遭違法強拆 文物部門制止無效

河南清代書院遭違法強拆 文物部門制止無效

日期:2016/12/15 1:20:0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宛南書院東講堂,15日遭施工企業違法強制拆除,9間清代古建築毀於一旦。16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李玉東等會同南陽市政府等有關部門,現場查看了宛南書院東講堂被毀情況,並召開了調查處理督查協調會。

李玉東代表省文物局提出處理意見:按照文物建築保護維修原則,選擇具有古建築修復資質的單位,按照批准方案盡快修復。

被毀的宛南書院東講堂位於南陽市實驗中學正在建設的一棟實驗樓前。大型鏟車的鐵臂下,昔日清雅的讀書“聖地”成為一片廢墟,大大小小的木質構件散落一地,碎磚、爛瓦到處可見。尤其惡劣的是,在南陽市文物部門現場制止的情況下,強拆行為依然在進行。

據現場查看,兩三間房屋已被夷為平地。所幸其余房屋的牆體還不同程度地保留著,建築構件也還存在,可以按原貌恢復。

河南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提出,由文物行政執法單位對責任單位———南陽市實驗中學進行行政處罰;依法依紀嚴肅追究有關責任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建議南陽市政府將此案處理結果向全市通報,並開展全市文物保護工作大檢查,杜絕此類問題再度發生。據介紹,宛南書院是2008年河南省政府公布的第5批文物保護單位,其前身是一座建於東晉永昌三年的彌陀寺。清代乾隆十六年,南陽知府在此興建宛南書院,其規模與著名的嵩山書院、廬山白鹿洞書院相當。1903年清光緒帝“诏改書院為學堂”,取名“宛南中學堂”。後歷經府立宛南第一中學堂、河南省立南陽中學校、河南省立第五中學等多個發展階段,現為南陽市實驗中學。

宛南書院曾是南陽最高學府,百年來,南陽名士多出於此,除文物建築本身的歷史、文化等價值,宛南書院承載並見證了河南優秀文化教育傳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