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鎮縣玉皇閣與祁縣賈令鎮鎮河樓
日期:2016/12/15 1:19:1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天鎮縣玉皇閣
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天鎮縣新平堡玉皇閣位於縣治北30公裡新平堡鎮,座落於中央,建於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明、清兩代歷有修葺。玉皇閣占地面積64平方米,為正方形三層兩檐歇山頂式樓閣。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斗拱四鋪作補間一朵,正脊戗脊為琉璃制作,底部為石基磚碹十字形通道,上面四周為壓條磚欄,上層為木制勾欄平座,斗拱四踩。上下座均有回廊。中層有泥塑佛像三尊。
玉皇閣建築宏偉壯觀,充分體現了明代建築風格。
祁縣賈令鎮 鎮河樓
山西省祁縣賈令鎮鎮河樓是為鎮煞昌源河“河災”而修建,故稱“鎮河樓”。始建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嘉靖、清乾隆年間屢有修葺。為兩層四檐歇山頂閣樓式建築。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通高15米。台基為磚石結構,中間拱券門洞通南北。[1]鎮河樓俗名回門樓,位於祁縣城東北7.5公裡的賈令鎮。賈令鎮原是晉國祁大夫賈辛的宅院,後是南北商旅不絕的驿站,是“川陝角衢”的必經之地。樓正好建在五裡長街的南端,稱為“昭余勝景”。樓以巧妙的結構,別致的造型,播譽三晉而保存至今,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河樓為單體樓閣式建築,始建於明代洪武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樓東西長15.5米,南北寬13.5米,面寬五間,共有四檐三層,高達15.5米。樓的第一層有磚砌拱門,門洞長8米,寬3米,南北貫通,古為行人車馬的通道。慈禧太後西逃長安的途中,經過這裡,駐足觀賞,贊不絕口。樓的四周,有18根明柱以支撐上部的木構建築,樓頂為歇山式建築,琉璃裝飾,翼角層層上翹,斗拱整齊排列,整體感覺古樸雄偉,細部構件又玲珑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