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古建築巧變舞台 傳播千年古南音
日期:2016/12/14 11:05:1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在新加坡約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戲台、二重亭和浙江古厝“堂正堂”與“齋心齋”,10月7日晚起變成表演與雅聚場所,讓古雅南音繞梁三日。
湘靈音樂社的年輕演奏者,10月7日-9日晚首次走進大學校園,呈獻一場重現經典的《御前清客》,在古建築內演繹一場淳樸、原汁原味,完全回歸傳統的南音表演。
他們將演奏如今已鮮少聽到的南音五大套曲之首的《趁賞花燈》。年輕歌者林明依則挑戰南音錦曲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山險峻》,演繹王昭君和親路上的復雜心緒。屆時,觀眾也能聽到南音四大名譜之首的《四時景》,憑借幽雅柔美韻律,領略春夏秋冬的變化。
據悉,南音是在2009年9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而湘靈的年輕演奏者則是在2009年邂逅石獅的南音大師蔡維镖,開始向他學藝。
蔡維镖認為,南音人一定要具備扎實的傳統根基,而湘靈音樂社在創新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傳統。他說,這次挑選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南音曲目呈獻給觀眾,是因為湘靈這批年輕演奏者已具備演繹高難度傳統曲目的資質與條件。
他指出,目前南音界要找出一支能完整演繹《趁賞花燈》的四管樂隊著實很難,何況是這麼年輕的一支隊伍。
負責打造這場演出的湘靈創意總監林少凌說,中國古典音樂和古代建築都隱含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底蘊,卻總隨著時間與社會變遷,不斷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沖擊與破壞,古老文化被邊緣化,逐漸流失。
他希望借助經修復被保存的古建築傳播千年古南音,把“古建築與古樂”的深層文化內涵與積澱介紹給更多人,喚醒大家的保護意識,讓寶貴的文化遺產保存下來,流傳百世。來源: 中國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