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葉植物及其在園林中的應用
日期:2016/12/15 0:56:3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摘要:闡述了彩葉植物的定義和分類,分析了彩葉植物葉色形成的原因及影響葉色的因素,介紹了其應用原則,指出了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能為彩葉植物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彩葉植物;分類;應用;成色原因
1、彩葉植物的定義及分類
1.1彩葉植物的定義
彩葉植物是自然界存在或經人工栽培選育,其葉片在整個生長季節或生長季節的某些階段表現出與自然綠色顯著不同的色彩,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植物總稱。從狹義上說,彩葉植物不包括秋色葉植物,而是指在春秋兩季甚至春夏秋三季均呈現彩色,尤其在夏季旺盛生長的季節仍保持彩色不變的植物。它們與傳統的僅在秋季變色的秋色葉植物不同,且呈現色葉的機理也不盡相同。廣義上的彩葉植物是指在生長季節可以較穩定呈現非綠色(排除栽培和環境條件等外界因素的影響)的植物,它們在生長季節或生長季節的某些階段全部或部分葉片呈現非色。
1.2彩葉植物分類
1.2.1按季節。彩葉植物一般分為常色葉植物、春色葉植物和秋色葉植物3類。
①春色葉類:春季新抽生的嫩葉有顯著不同葉色的植物,如臭椿、五角楓的春葉呈紅色,黃連木的春葉呈紫紅色。
②秋色葉類:在秋季葉子能有顯著變化的樹種,如黃栌、火炬樹的秋葉為紅色,銀杏、復葉槭的秋葉為黃或黃褐色。
③常色葉類:有些樹木的變種或變型,其葉在整個生活史內都表現出非綠色的葉色,常見的有紫葉李、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等。
1.2.2按色素種類。
①黃(金)色類:包括黃色、金色、棕色等黃色系列。
②橙色類:包括橙色、橙黃色、橙紅色等橙色系列。
③紫(紅)色類:包括紫色、紫紅色、棕紅色、紅色等。
④藍色類:包括藍綠色、藍灰色、藍白色等。
⑤多色類:葉片同時呈現2種或2種以上的顏色,如粉白綠相間或綠白、綠黃、綠紅相間。
1.2.3按色素分布。
①單色葉類:指葉片僅呈現一種色調,如黃色或紫色。
②雙色葉類:葉片的上下表面顏色不同。
③斑葉類或花葉類:葉片上呈現不規則的彩色斑塊或條紋。
④彩脈類:葉脈呈現彩色,如紅脈、白脈、黃脈等。
⑤鑲邊類:葉片邊緣彩色通常為黃色。
1.2.4根據彩葉時間劃分。
①全年彩葉植物:從葉子發出到葉子脫落一直為彩色,如紅葉小檗、金心黃楊、紅花��木、紫葉李、紅楓、紅葉碧桃等。
②季節性彩葉植物:葉子從發出到脫落,植物葉子在某一個季節是彩色的,如變葉木、三角楓、五角楓、元寶楓、烏桕等。
1.2.5根據生長習性劃分。
①非落葉彩葉植物:金心黃楊、金邊黃楊、紅花��木、金葉女貞、灑金柏等。
②落葉彩葉植物:紅楓、紅葉李、紅葉碧桃、紅葉小檗等。
2、彩葉植物形成的原因及影響因素
樹木葉片細胞內的色素包括葉綠素、花青素和類胡蘿卜素,這幾種色素在細胞中所占的份量和位置決定著葉子的顏色。當葉綠素在葉片色素中所占的比重較大時,葉片呈現綠色;花青素所占的比重較大時,葉片呈現紅色;類胡蘿卜素所占的比重較大時,葉片呈現橙或黃色。還有的是葉片的某一部分色素的含量大,如葉子的上部或下部,這樣就形成了彩葉植物。引起葉片色素變化的原因很多,其中較重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光照。光照影響彩葉植物體內色素含量的變化,如紅葉小檗、紅桑等葉片在弱光下葉綠素合成偏多,在強光下一部分葉綠素被破壞而由花青素或類胡蘿卜素取而代之。因此,這些彩葉植物光照越充足,色彩越鮮艷。
(2)病毒。有些樹木感染了病毒後,葉片上會出現不規則的彩斑,但是病毒並不影響樹木的生長發育,甚至還會使葉片更美麗。
(3)季節。春夏季節,植物體內富含葉綠素而類胡蘿卜素較少,葉片大多呈綠色。在低溫情況下,由於葉綠素加速分解的同時新葉綠素的合成也受到了限制,而葉內類胡蘿卜素則表現出來,使葉片變成了黃色、紅色。另一方面,秋季早晚溫差比較大,植物葉片中糖分的積累增加,促進了花青素的合成,加之氣候比較干燥,植物體內水分含量降低,這樣花青素的濃度就升高了,原來綠色的葉片也就變成紅色或橙紅色。
(4)其他因素。如遺傳的、生理的和土壤中磷肥、鉀肥比例失調,都會讓葉片改變顏色。
3、彩葉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彩色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形式一般分為基礎種植、孤植樹、樹叢、樹群。
3.1基礎種植
基礎種植現在應用較多,如北京街頭綠地中用紫葉小檗、金葉女貞等株叢緊密、耐修剪的綠籬植物組成各種圖案或修剪成色帶與建築草坪相配,簡潔,但效果突出。這種形式可廣泛應用於道路、廣場、居住區及街頭綠地。
3.2孤植
樹姿優美、葉色亮麗的孤植樹一般處於構圖的中心位置,起到突出景觀引導視線的作用。如高大挺拔的鵝掌楸、銀杏、榉樹、烏桕、楓香及搖曳多姿的雞爪槭、紅楓、南天竹等都適合孤植於庭院和草坪中。
3.3叢植
三五成叢的點綴於園林綠地中的彩葉植物,既豐富了景觀色彩,又活躍了園林氣氛。如將紅色或黃色系列的彩葉植物紫葉李、槭樹類、北美楓香、茶條槭、南天竹等叢植於淺色系的建築物前,或以深綠色的針葉樹種為背景,將花葉系列、金葉系列的種類與綠色樹種叢植,均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3.4群植
群植或片植時主要表現為整體美,它們可以分為單純樹種群植和混交樹種群植,形式多為層次結構,注重色彩搭配。以彩葉植物為主要樹種成群成片地種植,構成的風景林,其獨特的葉色和姿態一年四季都很美麗。如北京的香山紅葉就是由大片的元寶楓、黃栌等色葉樹和油松、桧柏等常綠樹以及一些花灌木組成的混交林。
在高速公路兩旁一般也采用成片種植彩色樹種的方式來豐富視野景觀,如北京的八達嶺高速路兩側應用饅頭柳、火炬樹、栾樹、油松等片林形式交替種植,形成春夏秋冬的淡綠、翠綠、火紅、灰綠等不同季節景觀。由彩色樹群組成的風景林,其美化效果要遠遠好於單純的綠色風景林。
4、應用彩葉植物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彩葉植物的應用方式靈活多變,但應用時如果不注意彩葉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習性,將無法達到應有的觀賞效果。因此,園林中應用彩葉植物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4.1彩葉植物的種植設計應符合其生態習性和生物學特性
一些彩葉樹種如金葉錦熟黃楊、金葉女貞只有在全光照環境條件下才能呈現金黃的色彩,如果種植於光照不足的半蔭或全蔭的環境中就會恢復綠色,失去彩葉效果。而另一些耐蔭的彩葉植物如孔雀竹芋等只有在光照較弱的條件下才呈現其斑斓的色彩,一旦處於陽光直射的環境中,就會嚴重褪色,生長不良,甚至死亡。此外,許多彩葉植物引自國外,種植時應注意了解其適生區域,並進行栽植試驗。
4.2彩葉植物的配置應遵循美學的原則
完美的植物景觀設計必須具備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既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性上的統一,又要合理配置,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及由此產生的意境美。彩葉植物色彩突出,在園林中的配置更應遵循植物造景的美學原則――多樣與統一、協調與對比、韻律與節奏、均衡等。只有不同色彩的彩葉植物與背景合理搭配,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才能充分發揮彩葉植物獨有的色彩美,創造優美的景觀。
4.3注意彩葉植物的養護管理
許多彩葉植物用作植物曲線或模紋圖案時需要經常修剪,控制其高度以促進植株枝葉生長緊密而整齊,並保持較多的頂梢新葉,延長其彩葉的觀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