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平米古建築群成廣州新文沖“心髒”
日期:2016/12/14 21:44:2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黃埔首個“城中村”改造正式啟動
js&sH+Y0 99古建網P,w4s1\q.w昨天(28日)上午,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黃埔迎來了首個“城中村”改造首期安置房奠基儀式。作為廣州市首批“城中村”改造試點之一的文沖社區,計劃建60多棟30層高的樓房,配套有學校、醫院和超市。而具有800年歷史的古村落陸氏宗族等3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將作為新城區的“心髒”。圍繞著這一古建築群,周邊將有一棟棟城市高檔住宅小區和商業大樓拔地而起,5—8年後的文沖,將完全變身為一個高檔新城區。99古建網1W0J TI!wn
99古建網0a J9VH8fJM安置房建設資金先由社區自籌
:Jp#fub.s;~ u0 99古建網`;n!s~\~據悉,文沖“城中村”改造模式與獵德相似,與房地產開發商共同合作完成。改造范圍主要為文沖石化路以西的城中村,南至黃埔東路,東到石化路,西靠烏湧河,北臨萬科城市花園,總用地面積達47.3公頃,該范圍內共有集體和居民私宅等物業2315棟,共1916戶,4896人。改造總成本約25.44億。99古建網fxjX A/Y L
V.P1|`dJ0改造模式采用先安置後拆遷的形式滾動發展。改造後的地塊將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居民的拆遷安置地塊,用來建設居民的回遷房;二是文沖的集體物業建設地塊,用來建設文沖集體經濟項目;三是拍賣(融資)地塊,用來建設商品房、商業區等。改造將持續5—8年時間。
(?0U'j&d'wQHh EL0 99古建網"xN!caC|&r sHye據黃埔文沖社區居委會主任陸澤權介紹,根據原本的規劃,“城中村”改造成本全部由拍賣或融資地塊所取得的資金來承擔,但是由於拍賣地塊相關事宜還沒完成,首期安置房建設所需的8000萬資金,全部由文沖社區居委會自籌。99古建網+is7Rp4}:M.J)o^
99古建網GC(Z$m4b&w:~按照城市大型小區的規格,村內還將新增一套公共設施,包括2所18班幼兒園、1所24班初中、1所36班小學、居民健身場所、文化站、公交首末站和1個消防站。
.Q-UCj` x0] cqd"B0回遷房4種戶型村民說了算
E5\!\!_Bv0]-D*|!Q:^9B1nfq0昨天,首先動工興建的是首期回遷安置房,共3棟,樓高34層。陸澤權表示,首批140戶村民將於2011年10月前入住新房。
?9?}U3|(F[0 99古建網3B1z6aNy)MUE5H據了解,首期改造回遷安置房建設用地面積9865平方米,建築總面積57491平方米。在奠基儀式上,4套樣板房直立在安置區北面,不少村民已參觀過好多次。陸澤權說,被最後選定的4種安置房戶型,都是由回遷戶們直接參與評審,綜合大家意見後確定的戶型。陸澤權說,現在的安置房結構合理,功能齊全,並帶有簡潔裝修,各方面的設計均得到安置戶的認同。99古建網L%q;] PJpI g
c'a.X"DM0“只要有好的回遷安置,村民都願意拆遷並選擇回遷房。”年過六旬的文沖社區21社社長陸永森告訴記者,“我現在房子的基地面積為60平方米,共4層,回遷後我可獲得相同面積、共240平方米的房子。”據悉,對村民的回遷安置補償,是按村民現有房子的建築面積計算,以4層為限,給予1:1的補償,超出4層的部分,村民可以1000元/平米回購。99古建網 I/VU:Yt#B[0g ?~
:PdU1Xm$~ Pp0陸永森說,村內很多村民都拿房子出租,但租金卻比市區的低得多。“每平方米只能租10元左右,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能租兩三千元。其實村裡很多人都想出去買商品房住,而現在村子改造,絕大部分村民都是支持的,而且都願意選擇回遷房。因為貨幣補償的標准只有6000多元/平方米,這個價錢要想買到區裡稍好一點的商品房是根本不可能的。”99古建網'DZ8ps2[fv})@Q.O
)zCc N&]9t.N0作者:記者/姚藝曲通訊員/閻新民
B b-wS+Eeq0[}m.Ro2ZFD^0199古建網)j'| _.L:s8_
99古建網-HK xrY,A$@)lKm“古跡保留地”成未來新區“心髒”99古建網8Gh8q,PPo+g k*L
99古建網Dh*NPy文沖村被一條小河分成東坊和西坊,陸氏家族世代生活在這個小村莊裡。這個有800年歷史的古村裡隱藏著有400年歷史的明清古建築群,當中最古老的是一座有443年歷史的古碉樓,還有13間公祠、7間私塾、1間書院、明末清初的古民居16間、古門樓10座,散落村中各處。如此龐大的古建築群,在廣州已經越來越少。99古建網8]\v+r^/t(I&}/\o
\$NUHTh1? D0據了解,早期的規劃方案是要將村裡的古建築都遷走,但遭到老村民的強烈反對,經過多方努力,新的方案將把所有祠堂私塾都保留下來,並進行原裝修繕,變為全市面積最大的一片“古跡保留地”。
KH0l,nGe+_r07c7},B E0j I@-Q0改造後的新文沖將以陸氏大宗祠和邵山書院為中心,保留13座祠堂等老建築,采取平移或拆後重建等方式將其他古建築集中起來,形成一個3萬平方米古建築群。在村改造辦的文沖村改造規劃模型中,記者也看到,在一棟棟30層的高樓中間,低矮的老祠堂群落模型格外顯眼,仿佛未來新型小區的“心髒”。
rG6m`:C5Baa0 99古建網Yh|eI黃埔邁出城市化進程堅實一步
n1nY&YAD0 99古建網,qnHo Qg7t!Z ?昨日,文沖首期安置房地塊正式啟動。黃埔區上上下下的老百姓都笑了。說了好幾年的“城中村”改造終於“動”起來了。黃埔終於邁出城市化進程堅實一步。99古建網/]%@}2w+} mA
99古建網)wJ ~Q#h6f9CFxQ9M“改造文沖的口號從一開始提出到現在,整整過了7年,“改造方案修改了無數次,反復修改的方案草圖能用卡車裝載。”黃埔文沖社區居委會主任陸澤權說。
6P%oUN5u"\"M0 99古建網:O x-Bu6D%Z q5L其實,自2002年“撤村建居”後,針對“城中村”內人口密集、建築布局凌亂,公共和配套設施不完善,與中心城市的地位極不協調的實際情況,黃埔區就開始構思“城中村”改造,並把改造項目列入社區工作的主要議程。2003年,文沖被廣州市政府確定為全市“城中村”改造7個試點之一。從2003年至2005年,委托北京大學和中山大學進行《文沖東西城中村改造與商業策劃研究》。2006年委托中山大學編制了改造方案,2007年3月,對改造方案進行公示,年底,居民代表大會對改造方案進行投票,獲全票通過,並向區政府及市政府正式提交申請。這一過程中,社區反復聽取居民群眾的意見,多次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在區委、區政府領導的關心和市、區有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6年多的不懈努力,文沖街“城中村”改造方案於今年6月4日通過市政府的批准。而4個月後的今天,再次迎來了村民安置房的“第一樁”。
j+GlAk2q&t#h&Q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