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重慶巫山新發現一處驿站古道遺址

重慶巫山新發現一處驿站古道遺址

日期:2016/12/14 21:43:3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99古建網P"U]4d!Jc ~rxJ

99古建網] M)g[&SHM

99古建網$GQ0S;bRK ^

99古建網b N ~ U#~ux

99古建網[K[N"@%fY

  近日,重慶市巫山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隊在巫峽鎮南陵居委、建坪鄉春曉村,新發現一處驿站古道遺址——南陵古道。

7N)S)zN3m/?0

;WR@+?*A8o$r4O0  該遺址位於巫山縣巫峽鎮南陵居委至建坪鄉春曉村,北緯31°03′01.2″,東經109°52′34.9″,海拔 728米,總長約10公裡,路徑蜿蜒曲折,寬0.5-1.5米,青石為階。作為巴鹽入鄂的重要通道和官道、驿道,古鹽道還留下了一些碑帖、石刻,據考證,此古道從唐代開始使用,清道光七年重修,於道光十年四月竣工,一直沿用至今。

)b2B#dE#^G0 99古建網!~R2w l,`A0]+`

4Bzg2J8PC^0 99古建網0T9V.C_ W

99古建網(EUQ-p v7a vf#d

99古建網-Lh g%W@x

  據歷史文獻記載,由於當時的鹽主要靠人力運輸,為找到兩地間最短距離,鹽道多處於崎岖山間,人工開鑿修建,通寬約六尺,青石為階,路徑曲折。南陵古道也位於陡峭的南陵山間,地形為坡地和溝壑,四周植被茂盛,多荊棘、灌木,山高路陡,十分險惡。唐代李白在《自巴東舟行經瞿塘峽登巫山最高峰題壁》中描述他登南陵山,“歸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辭山不忍聽,揮策還孤舟”;北宋黃庭堅在《減字木蘭花?登巫山縣城樓作》中,寫道:“飛花漫漫,不管羁人腸欲斷,春水茫茫,要渡南陵更斷腸”;此後還有陸游等詩人均在其詩詞中描述過南陵道的山勢險峻。99古建網'{-F$}Ml j2J*T

99古建網iA |&ZMiZ

  該古道是巫山縣三普田野調查的重大新發現,對研究重慶和渝東地區古鹽道的歷史文化有重要價值。(重慶市文物局 顏毅 巫山縣文物管理所 袁文文)

U6p{F'b)F9{0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