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兩男子盜竊長安一唐代墓葬 遭遇塌方一人死亡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

兩男子盜竊長安一唐代墓葬 遭遇塌方一人死亡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

日期:2016/12/14 21:34:2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得知工地附近有古墓,兩男子商議後預謀盜墓。在挖掘盜洞的過程中盜洞塌方一人被埋身亡,隨後另一人被警方抓獲。近日,被告張某被判有期徒刑兩年三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
  張某是長安區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長安區韋曲街辦棗園村某工地附近有一處古墓,便找到任某准備一起盜掘該古墓。今年2月21日,兩人各自取了工具到古墓所在地盜挖。當晚7時許,兩人開始挖盜洞,任某負責挖掘盜洞,張某負責在盜洞外運土,在盜掘過程中,盜洞突然坍塌將任某掩埋。張某發現任某被埋後,立即用手機向公安機關報警求助。
  公安機關接警後趕往現場,並聯系相關部門對任某實施救援。次日凌晨5時許,警方將任某從坍塌的盜洞裡救出,現場經120救護人員診斷任某已死亡,張某被警方控制。後經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對張某和任某盜掘的墓葬鑒定,該墓葬為唐代墓葬,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及科學研究價值。
  近日,長安區人民法院審理了此案。法院認為,張某盜掘具有一定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古墓葬已構成盜掘古墓葬罪。根據相關法律,張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又三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
  延伸閱讀:
  盜墓: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犯罪行為。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資料已經可以看到有意識的墓葬破壞現象的遺存。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益為盛行。陝西鳳翔的秦公1號大墓,是迄今所發現的先秦時期規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國應用科學考古方法發掘的最大的墓葬。這座古墓發現盜洞247個,其中有數10個盜洞直接打入椁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