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故宮銅缸遭刻字,六成受訪者建議設游客“黑名單”_中國文物網-文

故宮銅缸遭刻字,六成受訪者建議設游客“黑名單”_中國文物網-文

日期:2016/12/14 21:27:5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一對情侶在故宮三百年銅缸上刻字,再一次引發了公眾對文物保護的關注。據故宮工作人員說,此類刻畫事件,故宮每年都會發生。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益派咨詢對1449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結果顯示,70.3%的受訪者關注故宮刻字事件。如果看到他人破壞文物的行為,54.4%的受訪者會制止。64.0%的受訪者建議應該加強文物保護教育,61.8%受訪者建議嚴格實施毀壞文物游客“黑名單”制。
  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00後占0.1%,90後占4.0%,80後占39.8%,70後占35%,60後占14.4%,60前占6.8%。
  浙江省諸暨市三都鎮海亮教育園高中二部歷史教師塗澤祥發現,游客刻字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對此不以為意,這個觀念是錯的,是對文物的不負責任,保護文物人人有責,游客之間應該相互提醒,這也是個人有擔當的表現”。
  調查中,35.3%的受訪者覺得現在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強,27.4%的受訪者認為一般,37.3%的受訪者覺得不強。
  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旅游學系主任楊勇指出,“到此一游”的現象比較普遍,確實不文明,但也不是國人所獨有的,世界上都有這個現象,這幾年國家旅游局在相關部門都發布了文明公約,我國游客的整體素質還是有所提升,大家已經注意到了這些問題。
  調查顯示,88.4%的受訪者知道破壞文物古跡是違法的,11.6%的受訪者不知道。
  塗澤祥認為,有些人破壞文物是因為缺乏歷史知識,只是把文物當成瓶瓶罐罐。所以應該讓大家知道什麼是文物,在旁邊放一個介紹牌,或者招募一些志願者向游客耐心講解,讓顧客注意自身素質,保護中華文化遺產。
  調查中,受訪者還指出我國文物保護的其他問題,包括管理方面人力、資金不足(65.1%),沒有系統的保護規劃(55.5%),文物保護功利思維較重(51.2%),當地政府不夠重視(48.2%),文物維修比較困難(35.5%)等。
  “光開發沒保護是非常短視的行為。”楊勇指出,景區開發不合理,文物就會受到破壞。“比如一尊佛像,如何既能讓大家朝拜,又能在香火很旺的情況下不收損害,是要思考的問題。現在很多景區一開發就失去了原來的感覺,有的景區還破壞建築給游客提供方便”。
  調查中,53.4%的受訪者建議在景區設立“電子題字牆”一類的設施,供游客發揮以減少毀壞文物的行為。
  楊勇認為,游客的素質提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加強大家的文物保護意識,有堵有梳才更加可行。“可以想辦法引導一下這種行為,比如專門留出一塊牆來讓大家題字,或者用同心鎖等其他形式留念”。
  調查中,對於文物保護,64.0%的受訪者建議加強文物保護教育,61.8%的受訪者建議嚴格實施毀壞文物游客“黑名單”制,58.2%的受訪者建議對破壞行為處以罰金或刑罰,50.9%的受訪者建議景區加大管理力度,49.8%的受訪者建議加強旅游消費教育,45.5%的受訪者建議景區對文物采取妥善保護措施,33.3%的受訪者建議加大文物保護工作的考核力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