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驚奇!100年前,老外的書中竟然有神木的老照片,快來看看當時的

驚奇!100年前,老外的書中竟然有神木的老照片,快來看看當時的

日期:2016/12/14 11:42:1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1908—1909年一位名叫斯特林·克拉克的美國人組織的一支國際科考探險隊——克拉克探險隊穿越中國西部。對山西、陝西、甘肅進行480余日的科學考察,隊伍中包括來自印度測量局的兩位穆斯林,阿裡、赫森,以及畫家科比,英國傳教士索爾比,攜帶儀器,從太原開始建立720米測量基線,穿越榆林、延安、慶陽、固原、靜寧到達蘭州,行程1435公裡。

 

克拉克這一探險活動偶然地為當時偏僻的陝北留下了歷史上非常珍貴的影像資料,後來克拉克將照片出版,寫成《穿越陝甘》一書,1915年,美國《國家地理》發表書評,認為此書填補了世界對中國認識上的空白。

 

2008年,正好在克拉克走過100年後,自由攝影師李炬接觸到了克拉克當時拍攝的作品,立志重走克拉克探險隊舊路,多次穿越陝甘,尋找那些被定格在百年前影像中的地點。

 

2011年,CCTV-9記錄頻道,播出4集電視紀錄片《穿越陝甘》,詳細講述了克拉克一行穿越中國西部的事跡。

 

紀錄片:穿越陝甘(上)

 

 

紀錄片:穿越陝甘(下)

 

 

 

(注明:以下圖片注釋文字皆為李炬先生所注)

 

克拉克考察隊員1908年11月在榆林府(今榆林市)合影,從左至右為:索爾比、克拉克、科布、格蘭特、道格拉斯。

 

 

2008年,太原,攝影師李炬一行准備開始重走克拉克書中的線路

 

 

山西太原宣文塔,站在塔上的人。1908年克拉克探險隊拍攝。

 

 

2008年11月28日拍攝的太原宣文塔,攝影:李炬。

 

 

兩個人坐在塔檐上。穿白衣者為克拉克先生。

 

 

宣文塔(新塔)12層近景照片,攝影:李炬。

 

 

西距榆林僅僅30公裡的山西青頂山真武廟,克拉克探險隊拍攝。

 

 

青頂山今稱大度山,位於山西臨縣與興縣交界處。攝影:李炬,於2008年12月2日拍攝。

 

 

走向黃河。1908年10月28日,克拉克探險隊從山西興縣蔡家會向西行進到達黃河邊,准備在牛家川渡口西渡黃河到對岸的陝西神木萬戶峪(今萬鎮)。

 

 

2009年4月12日,第三次來到這一帶尋找,方才艱難地發現了幾乎完全吻合的拍攝機位。攝影:李炬。

 

 

從山西興縣牛家川渡口西望陝西神木萬戶峪,考察隊准備西渡黃河。1908年10月29日克拉克探險隊拍攝。

 

 

神木縣萬鎮鄉。我曾數次來這裡,2009年9月24日,萬鎮船工劉對英駕柴油動力渡船經過,為了滿足我的拍攝願望,努力開船到老照片木船的位置,幾乎擱淺在黃河淺灘上。攝影:李炬。

 

 

黃河對岸的陝西萬戶峪(今萬鎮),1908年克拉克探險隊在山西境內拍攝。

 

 

2008年12月3日,我和孫立第一次穿越陝甘時來到這裡。孫立為我充當模特。攝影:李炬。

 

 

探險隊准備渡黃河進入對岸的神木境內。1908年10月29日,山西興縣牛家川渡口

 

 

百年前黃河邊那個上午的熱鬧場景,被黃河大峽谷的寂靜所替代。2008年12月3日李炬拍攝。

 

 

探險隊渡黃河。1908年10月29日,山西興縣牛家川渡口。

 

 

山河依舊,逝者如斯,百年前喧囂的河岸,如今冷清地只能聽到河水聲。2008年12月3日李炬拍攝。


 

遙望對岸神木,黃河岸邊的木船和一個抽煙袋的人。克拉克探險隊在山西興縣牛家川渡口西渡黃河,1908年10月29日拍攝。

 

 

在黃河邊上抽袋煙,遙想當年。攝影:鄭光。

 

 

陝西吳堡通向黃河的彎道,對岸山頂有烽火台遺跡。1909年9月2日克拉克探險隊拍攝於榆林吳堡。

 

 

當年黃河邊崎岖的山路,現在已經是寬闊的柏油路,黃河東岸山上的烽火台,經歷了百年滄桑,如今依然執著地守望在山頂。2009年8月29日拍攝。

 

 

陝西榆林府南門外的馬市,1908年11月拍攝

 

 

榆林南門外的榆陽橋,2009年1月3日拍攝。

 

 

2009年夏天,這座經歷了五百年風雨的古橋永遠地消失了!

 

 

陝北榆林紅石峽的摩崖石刻,1908年11月拍攝。

 

 

百年來,水勢湍急的榆溪河,把河道又深深地切割下好幾米。2009年1月4日拍攝

 

 

1908年4月25日索爾比隨安德森(貝德福德公爵探險隊)在榆林-鄂爾多斯考察時所作的水彩畫,榆林府北部3英裡的長城要塞鎮北台,春天的景象,後用作《穿越陝甘》一書的插圖

 

 

陝西榆林鎮北台,1990年重新修繕。2009年1月4日拍攝。

 

 

陝西榆林附近正在被沙漠侵蝕的長城景色,1908年11月拍攝

 

 

百年滄桑,長城敵樓的包磚全沒有了,風沙雨水侵蝕造成的水土流失,使當年的小溝壑變得更大更深。2009年3月6日拍攝

 

 

羊倌和羊群為前景的榆林長城風光。1908年11月,陝西榆林芹河

 

 

陝西榆林北部的長城敵樓,1908年11月拍攝

 

 

榆林北部芹河一帶沙漠中的長城景色。長城敵樓的包磚全沒有了。2009年2月4日拍攝

 

 

陝西綏德州的城門和城牆。空曠的無定河灘,精美的城門建築。索爾比1909年8月30日攝於綏德東門墕

 

 

整整百年後的2009年8月30日拍攝的綏德。

 

 

陝西綏德州大理河邊的砂巖。砂巖上的寺廟為觀雲閣,遠景為五笏山。索爾比1909年8月30日拍攝

 

 

歷史文化名城綏德。整整百年後的2009年8月30日拍攝。

 

 

溪流邊的山村。陝西綏德石合鋪村 1909年8月31日。

 

 

009年8月31日,我選定這個特別的日子再次來到這裡.

 

 

陝西延安萬佛寺石窟(始建於宋代)。

 

 

萬佛寺石窟在上世紀30年代,曾經是抗日戰爭敵後根據地的中央印刷廠的印刷車間。2009年1月6日拍攝。

 

 

萬佛寺石窟在上世紀30年代,曾經是抗日戰爭敵後根據地的中央印刷廠的印刷車間。2009年1月6日拍攝。

 

 

書中描寫的就是這張照片。如此精美的石刻,百年後基本完好,實在是幸運。2009年1月10日拍攝

 

 

延安市場溝的石牌坊,1908年12月。牌坊位於延安城南市場溝東口。

 

 

市場溝石牌坊因為阻礙交通,多年前進行了簡化改造,遺憾的是2008年冬天,簡化後的牌坊也被徹底拆除了。2009年4月10日拍攝。

 

 

山城(延安清涼山)。天下奇觀 古建群 烽火台 1909年8月23-24日索爾比拍攝。

 

 

在延河大橋上瞭望清涼山。2009年9月22日拍攝。

 

 

帶馬廄的堡子。寧夏固原將台堡正面圖,1909年7月27日索爾比拍攝。

 

 

將台堡的集市。1936年10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徑此地,一、二、四方面軍在將台堡會師。將台堡的馬廄早已經不存在了,現在是一個廣場,每周固定日期有貿易集市。2009年3月15日拍攝。

 

 

甘肅蘭州府附近響水子的黃河景象。

 

 

響水子位於蘭州東20公裡的黃河南岸,這裡河道狹窄,水流湍急。2009年9月20日拍攝。

 

 

甘肅蘭州。1909年 蘭州鐵橋尚未完工 在黃河北岸的白塔山西側拍攝。

 

 

今天的蘭州飛速發展,高樓林立,鐵橋見證了城市的變遷。黃河水在冬春季水量較小時,並不渾濁。2009年3月13日拍攝。

 

 

甘肅蘭州。老照片可以看出,百年前的蘭州城牆還很完整,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陝甘總督衙門自西安移駐蘭州,蘭州成為西部最大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1909年黃河天下第一橋——中山橋正在建設中。克拉克探險隊在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上拍攝。

 

 

百年來黃河第一橋經歷了多次大地震和洪水災害的考驗,如今依然屹立在黃河之上。夏秋季節黃河水量較大,上游的大量黃土被沖刷下來,河水渾濁。2009年9月大橋建成100周年,古老的城市換新顏,遠山見證了城市變化的歷史。2009年9月19日拍攝。來源:神木文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