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電視連續劇《台兒莊》在古城緊張拍攝
日期:2016/12/15 21:37:26   編輯:古代建築1月6日,隨著大型電視連續劇《台兒莊》在運河古城的開拍,運河古城、葫蘆套鐵路影視主題文化園等外景地也開始熱鬧起來,根據劇本劇情的要求,戰前大戲全部在運河古城拍攝,戰後戲在蘆套鐵路影視主題文化園外景地拍攝,根據這一要求,劇情中當年台兒莊火車站、薛城火車站、棗莊火車站、炮樓、城樓、護城河等場景,已全部搭建完畢,已進入緊張的拍攝檔期。
導演劉飚在導演台緊張工作
導演劉飚在給演員說戲
1月7日,記者來到大型電視連續劇《台兒莊》創拍外景地,台兒莊運河古城外景地拍攝現場看到,現場一派繁忙緊張的景象。
棗莊廣播電視台微山湖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電視劇《台兒莊》總制片人吳劍鋒介紹,目前電視劇《台兒莊》籌拍進展情況一切順利;創拍工作實施方案已經落實。
據介紹,電視劇《台兒莊》以1938年的台兒莊大戰為背景,以當年留守莊內的五百多平民堅守家園,與日軍進行殊死斗爭的真實史料為依據,以主人公蕭換牙的傳奇經歷為主線,結構了一個曲折跌宕,扣人心弦的平民抗戰故事。
燈光師在布置燈光
副導演在說戲
宏大的拍攝現場
主人公蕭換牙與師父夜診歸來,遭山匪封百壽打劫,幸存的他因從墳地身染磷火回到台兒莊,在台城爆發瘟疫後,被迷信地當作災源而判處死刑。行刑中,得到兄長及師兄妹等人的救助,逃離台城。此後,他參加過北伐軍,做過挖煤工,干過槍械師,後來販運絲綢,發下橫財,卻遭人陷害,被關進了上海監獄。出獄時,淞滬大戰爆發,他偶然得知燕認堂欲賣掉十萬碼頭的消息,便於1938年春,帶著金條回到台兒莊,准備買下碼頭,創辦產業。回城後,他了結了與鎮長秦念齋、首富燕認堂等人的宿怨,成全了師兄魯永山和初戀情人萬小棗的婚姻;為了買下十萬碼頭,他又趕赴籐縣,為燕家督促發往日本的貨物,並與燕家大小姐燕向雲建立了愛情。滕縣失陷,台兒莊開始全面撤城,蕭換牙仗義疏財,接濟百姓。大戰爆發,面對國難家仇,他毅然放棄產業,在炮火聲中登高疾呼,成立平民敢死隊。敢死隊成員利用民間智慧和絕活,不斷地與日軍周旋、抗衡。其中,中共黨員魯永山、萬小棗夫婦為給中國軍隊爭取作戰機會,以身探雷,壯烈犧牲。中國軍民密切配合,共同抗戰,日軍終於節節潰敗。1938年4月7日,中國軍民反攻,台兒莊戰役大獲全勝。世界主流報紙的頭版評論到:“歷史上作為轉折點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鐵盧、葛底斯堡、凡爾登,今天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名字——台兒莊!”72年後,百歲之齡的蕭換牙帶領著參戰勇士的後人們行走在台兒莊新城的水街水巷中,撫今思昔,百感交集。
化妝師在給演員化妝
劇照
拍攝現場
電視劇《台兒莊》開篇描繪了作為運河古鎮、文化寶地的台兒莊的秀美、富庶和安逸,接著再現了戰爭是怎樣一步步將這座千年名城化為廢墟的殘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的心靈和靈魂都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抉擇。為了守住文化財產,保護親人朋友,保衛家園國土,台兒莊的平民紛紛捐棄前嫌,英勇抗敵,以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獻身精神踏上了戰爭的不歸路。
電視劇《台兒莊》回避了對正面戰場的描寫,從平民視角,以台兒莊五百多平民英勇抗戰的真實史料為依據,結構了一部全新的台兒莊平民抗戰史,反映了台兒莊戰役的偉大功勳,歌頌了戰爭中最普通的中國老百姓的淳樸、善良和勇敢,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創導的“開辟最廣泛的全民抗戰戰場”這一經典戰略決策的正確。
作為棗莊廣播電視台重點工程的《台兒莊》,是繼《獨有英雄》之後,我市主打的又一部鴻篇巨制。該劇由棗莊廣播電視台微山湖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山東電影電視劇制作中心、江蘇光線傳媒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攝制,總投資近6000萬元人民幣。
片場
攝影師在緊張拍攝
我市部分群眾演員
劇中大量植入了棗莊和台兒莊古城元素,拍攝主場景分別選在台兒莊古城和葫蘆套鐵路影視主題文化園中。台兒莊古城作為戰前的主場景,將被全景式地展現在電視劇中,葫蘆套影視文化園則作為戰時和戰後的主場景,將再現當年古城被毀,化為廢墟的殘酷戰爭過程和場面。
該劇制作團隊陣容強大,主創均由國內一流專業人員組成。編劇由電視劇《天下糧倉》、《上海滄桑》的著名編劇高鋒擔綱;導演劉飚,是國內新生代的著名導演之一,曾拍攝過《草根王》、《心術》、《幸福來敲門》、《相思樹》等作品。富大龍、姜宏波、許還山、午馬、方青卓、王雙寶等國內一線實力派演員傾情演繹,為該劇增色添彩。
演員姜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