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寶雞西周墓眾多銘文青銅器出土

寶雞西周墓眾多銘文青銅器出土

日期:2016/12/14 9:43:59      編輯:古代建築史
圖為寶雞市石鼓山西周貴族墓出土的青銅器拼版照片,6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圖為寶雞市石鼓山西周貴族墓出土的青銅器拼版照片
      7月7日電  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有序進行,陝西省寶雞市石鼓山西周貴族墓考古隊5日在清理青銅器時,意外發現距今三千年的青銅器上鑄有“萬”“父乙”等銘文,從而為提示商末周初的墓葬制度和中國青銅時代的演變等提供了最新珍貴資料。     參與考古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占奎介紹,除了西壁龛內青銅盤上鑄有“臣、癸、先”三個字和一個族徽之外,在東壁龛的青銅甗(yn)內壁上發現一個“萬”字,在北壁龛的青銅罍(léi)上更有“亞羌、父乙”等銘文,明確標示出其是商人的銅器。
    記者看到,青銅甗的“萬”字就像一個巨螯屈尾的蠍子一樣附著在內壁上,青銅盤的“臣、癸、先”三個字則與一個由二十多個小方口構成的族徽或標志物陰鑄在盤的內壁底部,而青銅爵外壁的近山形符號,進一步讓人對中國古代文字、尤其是甲骨文和金文的傳承變化充滿了敬畏之情。
    在人類文明史上,青銅文明是鐵器大量使用之前的一個偉大文明,其中尤以中國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聞名遐迩。與商代以爵、觚等為主的青銅器組合有別,崇禮敬規的周人更注重以鼎、簋為主的禮樂規范,以適應更廣泛的社會群體的道德生活,而其器身上更喜愛鑄有家族、國別、部族、主人或時間等的銘文,從而為後人理解和研究青銅時代提供了直接證據。
    這座屬於商末周初的墓葬長約4.3米、寬約3.6米,出土青銅文物主要有食器、酒器、車馬器和兵器,目前清理出了近二十件青銅器,已發現四、五件上鑄有銘文。
    據悉,6月22日,寶雞市石鼓鎮石嘴頭村幾位村民在開挖宅基地時,無意中挖到一件青銅器,從而揭開了這座珍貴西周大墓的序幕。
    青銅矛首次現身
    西周早期墓葬
    據新華社西安7月5日專電 (記者姜辰蓉)連日來,考古專家對陝西省寶雞市石鼓山西周墓葬進行持續發掘,目前這一發掘出現了新進展。考古工作者在對青銅器小件進行打包提取過程中發現了一只殘損的鼎和一個青銅矛,這是青銅矛首次在西周早期墓葬中出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