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鳳縣的文化與旅游比翼齊飛 發展特色旅游文化
日期:2016/12/13 20:02:38   編輯:古建築紀錄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在龍則靈;人不在高,有氣則精……。“仙”與“龍”,即山水之魂,同樣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旅游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如何讓文化為旅游插上一雙強勁的翅膀?鳳縣在邊實踐邊摸索中走出了一條自我特色的旅游發展道路。
“一發青天在,巉崖束小溪。木欹危石出,水漲斷橋低。漸遠黃牛堡,初來白馬氐。鳳州無手柳,村酒醉如泥。”是200多年前清代文學家陶澍在《鳳縣道中》的詩句;杜甫、王維、陸游、楊慎等詩人都在鳳縣的古棧道上寫下過著名的詩句,不免讓人遐想聯篇,其實這只是鳳縣文化的冰山一角。
鳳縣地處陝甘川三省交會之地,境內關中文化、巴蜀文化、隴南文化交相輝映,有以古羌、仰韶、棧道、關隘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有以工合運動、孕育推動“兩當”兵變為代表的紅色文化,還有以鳳縣民歌、板凳龍、馬勺臉譜為代表的特色民俗文化,鳳縣著名的八景多多位於鳳州,具體為:南岐霁雪;鳳嶺晴岚;鐵棋仙跡;蕭寺晨鐘;棧道連雲;滴泉鳴玉;石門秋月;唐溝煙柳,鳳縣文化底蘊非常厚重,文化資源十分豐富。
2008年以來,鳳縣就提出“生態立縣、旅游興縣、工業強縣、椒畜富民、民生優先”五大發展戰略,著力打造文化環境,文化產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不能光當文化寶藏的守護人,更要當好文化寶藏的傳承者。細數鳳縣打造的國家4A級縣城鳳凰湖景區,2個3A級風景區:嘉陵江源頭景區和靈官峽鐵路主題公園,以及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紫柏山鳳縣風景區、消災寺等名勝無不與文化有關。
為了更好傳承歷史文化,促進旅游發展,鳳縣因勢利導投資8.5億元,興建古羌文化示范區,規劃面積4.06平方公裡。示范區主要建設石頭羌寨、漂流碼頭、沿江古建群、金沙古城和羌文化主題游樂園五大板塊,以獨具特色的羌族文化元素為主題,展示獨有的民族風情,讓游客充分感受到穿越時空與現代結合的鳳縣魅力。
旅游為文化提供騰飛的載體
鳳縣共完成投資3.35億元,建成了以百裡水景、百裡林帶、百裡花卉、百裡特色民居為主的“百裡立體山水畫廊”,積極打造“五大生態旅游景區、五大主題公園”,精心策劃了嘉陵江文化游、生態農業游、航天工業游、生態休閒游、故道文化游等五條精品旅游線路,高標准規劃了一江兩岸城區景觀,出奇制勝地打造了一批不可復制的旅游精品項目。鳳縣在旅游招商方面,路子走得比較寬,鳳縣與省內外企業共簽約旅游合作項目16個,協議引資7.83億元。甘肅省手搬巖鉛鋅礦老板穆建輝投入2000余萬元,建設紫柏山索道、觀音大佛、木屋別墅群。本縣民營企業家潘須龍投資800萬元,打造古鳳州消災寺景區。鳳縣就嶺南民居生態示范園及秦嶺生態園區戰略開發兩個項目與寶雞高新區管委會、陝西華盈投資公司分別達成了3億元的投資協議。旅游業發展上去,不僅是體現在經濟效益、綜合效益,還顯示出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讓城市的文化品位深度融合到旅游的看點賣點中去,鳳縣的做法是文化旅游項目化,既傳承歷史,又創新發展,進而讓鳳縣的文化元素靓麗起來,讓鳳縣的歷史人文故事鮮活起來,進而為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省委提出,“十二五”期間,陝西省將打造寶雞關天副中心文化城市,鳳縣緊抓機遇,打造影響的文化創意產業工程。寶雞首部高清數字電影《姐十八來郎十八》在鳳縣已經拍攝完成,國慶前夕即將和廣大觀眾見面,《姐十八來郎十八》是一部愛情輕喜劇,片名取自鳳縣當地一首山歌。該電影將突出原生態、本土化的情趣。電影大部分角色將通過海選產生,拍攝地點將選在鳳縣“六大景區”、主要街道和部分鄉村內。影片通過小人物的故事完美地展現鳳縣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旅游資源,將進一步推動鳳縣文化旅游事業發展。
不僅如此,今年鳳縣總投資了 24億元建設 13個旅游重點項目:全國首家花椒試驗站和草涼驿畜牧實訓基地、青崖溝原生態休閒農業森林旅游景區項目、鳳縣紅色革命紀念館項目、水上大型球幕劇場等項目,已經全面開工建設,今年將完成投資 11.63億元。
每年國慶節期間,都是鳳縣“再造”的一個旅游黃金期,游客們在念叨“牽起你的手,一同走進大秦嶺會客廳,感受魅力的羌文化,靜靜品嘗文化大餐……”的熱鬧時刻,享受一頓“金秋鳳縣文化”大餐,留戀於青山碧水間,何不快哉樂哉。
文化旅游聯姻實現比翼齊飛
如今,只要您在百度上輸入“文化旅游”幾個字,就會有36萬多個新聞跳出來。熱詞流行的背後,是國人對文化與旅游聯姻的迫切願望。
大氣候推進文化旅游聯姻進程。2009年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共同發布了《關於促進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008年陝西提出打造西部強省奮斗目標,同時明確了文化強省“時間表”與“路線圖”,同年,鳳縣全力推進包含有“繁榮大文化”、“開發大旅游”在內的“五大主題公園、六大特色景區”建設。2012年初,寶雞市政府提出:打造關天副中心、建設和諧新寶雞,建設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首當其沖。
機遇一旦降臨,鳳縣人絕不錯過。鳳縣人正在以“三高精神”為引領,繼續譜寫“鳳縣傳奇”,212省道鳳縣段已成為百裡綠色長廊、百裡立體畫廊、百裡特色民居交相輝映的旅游觀光大通道。今年鳳縣將在此基礎上正式啟動建設212省道鳳縣段旅游產業帶,打造東籬菊谷、荷塘月色、紅花風情、鳳州古城、西莊碼頭五大特色片區,讓廣大游客沿212省道依次體驗采菊東籬下,荷塘月色濃,紅花風情艷,鳳州美食香,碼頭垂釣樂,鳳凰不夜城等特色景觀。今年鳳縣已經成功舉辦了第五屆中國古鳳州生態民俗文化旅游節、“鐵棋仙跡”杯中國象棋大賽、千人穿越古棧道、紫柏山探秘等活動,金秋10月又有17項文化旅游活動在正等待廣大游客前來“品味”。
群山上的“繁星”點點,一輪“明月”懸掛山巅,帶著幾分神秘,幾分悠然;漫步鳳縣街頭,華燈初上,數千人的羌族街舞,如癡如醉;嘉陵江面上夢幻神奇的音樂水景表演,直上雲霄的亞洲第一高噴,大型民族情景音畫劇《鳳飛羌舞》等極富文化特色的游客參與項目和演藝項目,處處體現著中國最美小城的秀美與寧靜、時尚與浪漫,鳳縣元素正在吸引著省內外游客的眾多游客紛沓而至,在這生態自然中賞景獵奇、歌舞狂歡。由此鳳縣也實現了“名利雙收”,2009 年,鳳縣榮獲中國最佳羌族風情旅游名縣和中國生態文化旅游強縣稱號;2010年,《鳳飛羌舞》榮獲“榮耀陝西”年度最佳文化旅游產品獎;2011年,鳳縣榮獲“全國十佳縣域旅游名縣”稱號,2012年鳳縣成功創建為陝西省縣域旅游旅范縣。2009、2010、2011年,縣域綜合實力連續三年跻身全省十強縣。統計顯示:鳳縣2011年接待游客人次303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30.2億元分別是2008年的6倍和6.92倍;今年1-6月,上述兩指標分別達到176.6萬人次和19.2億元,同比增長17.4%和26.3%,旅游業已經成為鳳縣的支柱產業。
文化提升旅游品位,旅游彰顯文化底蘊。有著“寶雞大花園、關中小樂都”之稱的鳳縣,文化與旅游業正在比翼齊飛,我們聽到的不僅有凱歌,更有激越的鼓點,這個“最美小城”的鳳凰將以最美的姿態騰飛得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