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廣允緬寺

廣允緬寺

日期:2016/12/14 17:26:43      編輯:古建築紀錄

廣允緬寺

    廣允緬寺又稱為“學堂緬寺”(緬寺即佛寺),是小乘佛教的建築,始建於清道光初年。寺院占地2200平方米,現存的主殿建於高0.5至1.5米的基座上,面闊14.8米、進深24.4米,為穿斗式木架結構,由一圍廊式歇山頂三重檐殿堂與四方形五重檐亭閣組合而成。亭閣作重檐歇山頂,檐下裝飾有斗拱,斗拱五重上跳,拱部雕刻有雲紋。大殿作三重檐歇山式木結構建築,第三層檐下側面和後背形成殿堂四周的圍廊。殿堂的門窗作有透雕裝飾,梁枋門柱飾滿了“金水圖案”,技藝精湛,是傣族的傳統工藝。大殿內並列有六根金柱,前面的梁柱上裝飾有兩條倒懸的木雕巨龍,盤旋在過廳入口的左右二柱上,使得殿堂顯得更加輝煌華貴。殿堂內外牆壁上都繪有壁畫,保存較為完好的是殿內牆壁的十幅壁畫,共48平方米,內容是佛教故事以及當地的社會風俗人物畫。作法大多是墨勾輪廓,再填色,風格和技巧與內地的明清作品相似。

    廣允緬寺據傳始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年),清政府調停耿馬土司內讧、冊封罕榮高為土司的時期,距今約有170多年。建築風格較多地受到漢式建築的影響,又保留了小乘佛教寺院的基本形式,是漢式建築外形與傣族寺院內部的有機結合,是漢傣文化交流的實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