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頤和園長廊的彩繪藝術

頤和園長廊的彩繪藝術

日期:2016/12/14 19:20:40      編輯:古建築紀錄

 
    長廊彩畫


亭內梁枋上的彩畫


長廊拐角處梁枋上的彩畫


亭子內的彩繪藻井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

    頤和園長廊,同時還是一座彩畫的博物館。長廊彩畫就象一個個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小窗口,從中人們可以了解到中國的許多傳奇典故和文化內涵。

    長廊最吸引人之處還在於它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彩畫長廊。長廊的上梁枋之間,布滿了色彩鮮明的彩畫。人們在長廊中漫游欣賞的時候,就仿佛是走入了一座建築別致的精妙畫廊。

    1990年,頤和園長廊以建築形式獨特、繪畫豐富多彩,被評為世界上最長的畫廊。

    根據建築形式的不同,畫師們在長廊四周的梁枋等處,分別紛制了大小不同、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一萬四千多幅彩畫。這些彩大體上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建築風景四大類。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200多幅人物彩畫故事。


人物彩畫:倒拔垂楊柳


山水彩畫


花鳥彩畫


建築彩畫 
 

   最引人入勝的人物故事

桃園三結義


鳳儀亭呂布戲貂禅


齊天大聖斗哪吒

桃花源記

    長廊之上的人物故事彩畫所繪制的內容包括古典文學名著、歷史人物傳奇、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等。但彩畫之上卻沒有任何文字說明其表現的內容到底是什麼。人們只有根據畫上人物的容貌神情,穿戴打扮,動作造型,場景設置等等來猜測故事的內容。這就給人們提供了有如猜跡般的觀賞樂趣。因為只有對中國文化了解越深,所能講出的故事也就越多。

  像這幅畫面上的三位人物,中間一位,老成持重,面白長耳,另一位而如重棗,美髯飄飄,還有一位黑臉虬髯,環境又是在桃園中,自然是《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這幅畫面上一位年青開將拉著一位美女,畫的是“鳳儀亭呂布戲貂禅”。長廊上四座亭子中的大幅畫面稱作“門頭板”。這副門頭板上表現的中國一篇古老的著名文章,《桃花源記》。圖畫中細致的描繪了那個寧靜幽遠的桃源世界。這幅畫面上,一位畫家拿著筆端詳著牆上的畫作,就欲將噴礴而出了。這是中國古代成語故事《畫龍點睛》。還有這幅門頭板畫面,物造型一看便知是《西游記》裡的故事情節——《齊天大聖斗哪吒》。孫悟空威風凜凜,打得天兵天將與哪吒三太子抱頭鼠竄,落敗而逃。這幅彩畫人物、場景都描繪得非常精致生動,堪稱長廊故事畫中的傳世佳作。

  長廊之上,不僅是人物畫包含了許多故事寓意。彩畫中的花鳥畫同樣表達了很多含義。花鳥畫看起來象是普通的寫實描摹,實際上這裡頭有各種講究,利用花鳥的象征意義與漢字的諧音創造出一個個代表著吉祥如意的畫面。

  頤和園長廊的這個花鳥畫不同於咱們一般的繪畫,它都是有豐富的寓意的,你比如說,畫牡丹,畫兩只白頭鳥。它寓意什麼呢,寓意“富貴白頭”,是一種非常美好的向往。畫荷花,畫燕子,把荷花和燕子畫在一起,寓意著“海晏河清”。談國家的安定團結。畫喜鵲和梅花它寓意著什麼呢?“喜上眉梢”。頤和園長廊的很多花鳥畫都是有寓意的。

  蘇式彩畫

    在建築上作彩畫是中國一門由來已久的傳統工藝了。中國的古建築大多數都是像長廊一樣采用木頭作為建築材料的,彩畫的油漆色彩實際上起到了保護材料的作用。因此彩畫就成了中國建築上的一種重要裝飾。在中國古建築彩畫的各種類型中,長廊彩畫是屬於蘇式彩畫的這一種。

    蘇式彩畫主要的畫面是被括在形似大半賀的輪廓線之內,民間稱之為“包袱”畫,彩畫底子色調多采用磚紅,土黃色或白色為基調,基本構成暖色調子。采用分段布圖的方法,中間一段畫包袱裡的圖案就是我們看到的人物故事、山水風景等等,外邊的彩“退”的手法,就是用一層比一層深的顏色畫上包袱框,顯得非常有立體感。方體圖案突出,輔助圖案更是顯花團錦簇。

  蘇式彩畫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創作自由,生活氣息濃郁,和圖案嚴謹、齊整劃一的殿堂彩畫有很大不同。它用對比強烈的濃墨重彩來層層描畫,體現皇家富麗堂皇的氣派。它雖從江南傳來,卻在北方園林中得到了創新和發展。盡管久經歲月,頤和園長廊的建築和這些蘇式彩畫仍然造像萬千,古意盎然。   

  蘇式彩畫大約在清乾隆年間也就是1736年到1795年流偉到北方,據說是康熙、乾隆兩位皇帝分別下江南巡視時,發現蘇杭地區的彩畫很漂亮,就叫內務府傳蘇州匠師來北京繪制他們繪制的彩畫於是得名蘇式彩畫。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創作自由,生活氣息濃郁,和圖案嚴謹、齊整劃一的殿堂彩畫有很大不同。

  為什麼皇家園林喜歡用這個蘇式彩畫呢?

    因為這個蘇式彩畫它這個內容比較豐富,色調比較活潑,山水啊,人物啊,翎毛花卉啊,都可以畫。

  蘇式彩畫屬於民間傳統工藝技法,古時候並沒有什麼教科書,這種繪畫的托都是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口傳心授而一代代傳下來的。

  古建彩畫,它屬於這個匠派畫,那麼匠派畫,它也有一個徒刑比例,這個徒刑比例關系呢,它口傳心授,都是按照口廖來的邊疆絕對不是說當今這種寫生,西法的這種解剖學,那個推動了古畫的意義了。它是形似,在形似之間。你假如說人,畫人物,它先從眼睛說,就是“豎三鼻子橫五眼”這個頭就出來了。然後這頭出來了就是“行七坐五盤三半”,就是站著是七個頭高,坐著是五個頭高,盤阒  

  建築彩畫它不同於一般的繪畫。它需要接受自然環境,大氣啊,空氣啊。得經久不衰,得經得起曬,所以咱們的古建彩畫所用的這顏色啊,必須得用,很多都是用的是礦物質的石色。

  至今長廊上這些蘇式彩畫的色彩仍然鮮明飽滿。而使用如此鮮艷豐富的顏色也是有講究的。頤和園中的建築彩畫處於一個有豐富色彩的山水自然環境中,要從中突出出來,就必須用這樣對比強烈的濃墨重彩來層層描畫。才能體現皇家富麗堂皇的氣派,達到這樣鮮明醒目的裝飾效果。

  蘇式彩畫雖從江南傳來,卻在北方園林中得到了創新和發展。盡管久經歲月,頤和園長廊的建築和這些蘇式彩畫仍然造像萬千,古意盎然。下面就讓我們再來領略長廊的美景奇觀。

  這條獨一無二的長廊,代表了中國園林建築的高超水平,是頤和園內的建築經典。它的種種精妙之處,只有您去親身體驗,才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它的美和韻味。

    彩繪的分類

    我國古代建築多以木制為主,必須用油彩刷飾才能保證建築物不受日曬雨淋,木制的骨架不致腐爛蟲蛀,符合實用的要求,這是中國建築對彩繪運用的最初目的,直到後來,彩繪又起到了裝飾的作用,也使得中國的古代建築變得更加絢爛多彩。

 

旋子彩繪


蘇式彩繪

    中國建築裝飾的彩繪可分為和玺彩繪、旋子彩繪和蘇式彩繪三大類。和玺彩繪是指將所有細致的構件全部組合在一起,形成精美華麗的裝飾,精工細作的彩繪。它采用龍鳳圖案為主,主要用於宮殿、壇廟等與皇家有關的重要建築上。

    以金龍、金鳳為主的和玺彩繪以一種雄視天下的驕傲維護著皇族的威嚴。

    旋子彩繪是用或圓潤飽滿、或流暢柔韌的各色線條旋轉盤結而成,帶給我們的卻是滿眼的瑰麗奇巧,眩目迷幻。旋子彩繪比和玺、蘇式彩繪的形成時間都早,是中國建築裝飾史上使用時間最長,使用范圍最廣的彩繪種類。

    蘇式彩繪因為起源於南方蘇杭地區民間傳統作法而得名,俗稱“蘇州片”。它大多采用紅色、土黃色或白色等暖色基調,畫法靈活,題材廣泛。它的色調艷麗多彩,裝飾雍容華貴,內容也日漸豐富,博古器物、山水花鳥、人物故事,翎毛花卉無所不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