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黃姚如何當選廣西第一批特色文化型名鎮名村
日期:2016/12/13 22:43:58   編輯:古建築紀錄
圖1為黃姚全景圖。圖2為古色古香迎秀街。圖3為黃姚古鎮提燈會熱鬧景象。(昭平宣傳部供圖)
□本報記者 汪永虎
昭平縣黃姚鎮作為廣西第一批特色文化型名鎮名村,自2011年創建以來,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發展,對歷史文化、人文資源的挖掘和保護,發展民間文藝、鄉村旅游,培育鄉村特色文化產業,推動了鄉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名鎮名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日前已通過自治區驗收命名。
夢境黃姚集數項美譽於一身
黃姚鎮距賀州市47公裡,距國際旅游名城桂林也僅有160公裡,是一座具有近千年歷史文化積澱的古鎮,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景觀完美結合在一起,享有“夢境家園”、“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藝術殿堂”之美譽。
古鎮通過充分挖掘和發展民族特色文化、民間文藝和旅游資源,傳承地方和民族建築風格,打造以歷史文化體驗、古鎮景觀觀光、紅色旅游為主的特色文化名鎮,帶火了旅游業。
“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這個有著近千年歷史文化的黃姚古鎮,目前尚保留有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築,並以“夢境家園”的“小桂林”之稱而享譽區內外。1995年被列為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2005年以來,黃姚古鎮先後被授予“中國最具旅游價值古城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國家4A級景區”、“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等榮譽稱號。
3843萬元打造特色文化型名鎮
黃姚鎮在實施特色名鎮前是農業大鎮,主要產業以傳統的水稻、煙葉、桑蠶等農業為主,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基礎薄弱,2010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僅8600元。
黃姚鎮自2011年實施特色名鎮建設以來,共完成17個項目,總投資3843萬元。其中2011年完成黃姚旅游策劃編制、篁竹村風貌改造工程、遠程教育廣場、高速路引線綠化工程等4個風貌改造類項目,街道綜合改造項目、黃姚新街行道樹工程、黃姚新街風貌改造工程等3個基礎設施類項目,古鎮古樹名木保護工程、黃姚古鎮博物館、古鎮古橋梁維修工程、農事農趣體驗區、金德街奇貨區(仿古風貌)改造工程、黃姚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黃姚書院)等6個產業發展類項目。2012年完成新寨村房屋外立面改造工程、古鎮明清古建築維修工程、古鎮核心區石板路維修工程、標准攤位整治等4個項目。2013年正在實施黃姚中學2棟教學樓立面改造項目和篁竹屯40戶房屋外立面改造,總投資260萬元。
據統計,黃姚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已達14300元,比實施前的2010年相比提高66.3%,達到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