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總司廟
日期:2016/12/14 17:32:04   編輯:古建築紀錄 泰山是著名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廟宇成群、古樹參天、碑刻成林,其古建築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泰山東南腳下即泰安市岱岳區祝陽鎮的東部,有一座廟宇名為總司廟,體量雖算不上大,卻是山東省境內唯一一座供奉總司大帝的廟宇。
總司廟創建何時已無據可考,僅知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是第三次復修。總司廟坐北向南,地基用條石壘砌,高出地面2米,繞以圍牆,廟門前台階13層,登上台階有平台,正中5幢石碑並列,平台東是文昌閣,西是鐘鼓樓。石碑北面,有前抱廈大殿3間,大殿內供奉著象征陰間最高權威的總司神“總司大帝”,民間俗稱“總司老爺”。據說總司大帝主生錄死,懲惡揚善,威靈顯赫,是權力與正義的化身。總司大帝原型眾說紛纭,古碑記載傳說“總司大帝”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寇准,因寇准為官清正廉潔,為華夏官吏史上的楷模,因此被人們封為神。後殿是三官殿(天官、地官、人官),內繪後羿射日壁畫多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西跨院是道士打醮的場所,廟正南有大戲樓一座,共占地10畝。
總司廟大殿高約6米,青瓦筒瓴覆蓋,重檐翹角,虎頭瓦當,龍頭翹尾,形象疊脊,禽獸形狀臥山,前廈突出,檐頭五彩,繪梁畫棟,裝飾精致,院內古柏參天,勒碑100余座。“總司大帝”乃陰間最高權位,在山東獨此一廟,故統轄范圍極廣,東至濰坊、博山,西至聊城,每年十月初四起廟會,少則10天,多則半月,盛況空前,方圓數百裡的善男信女紛沓而至,當地人眾,扶老攜幼,摩肩接踵,雲集於此。1942年日軍進犯祝陽,民不聊生,廟會辍止,解放後復興幾年,因破除迷信廟會遂廢。這處粗犷雄渾、古樸典雅的建築群,因1953年在此創建鐵木業社,鐘樓鼓樓、道院戲台、三官廟等廟宇被拆除改造,神像被毀,“文革”期間除正殿“總司殿”外,其余建築全部被拆除,2005年,正殿大梁塌落。
推薦閱讀:
徽州四大古鎮之一萬安古鎮
世界九大愛情地標
承德蟠桃宮遺跡慘遭毀滅
西漢古墓出土精美銅鏡 夫妻合葬
推薦閱讀:
徽州四大古鎮之一萬安古鎮
世界九大愛情地標
承德蟠桃宮遺跡慘遭毀滅
西漢古墓出土精美銅鏡 夫妻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