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宗教勝地塔爾寺
日期:2016/12/14 17:29:48   編輯:古建築紀錄藏族宗教勝地塔爾寺
爾寺藏文名稱貢本賢巴林,始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是我國藏傳佛教的四大中心之一它是甘、青、川、藏地區佛教信徒的朝拜中心、安多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院,至今已有640年的歷史。塔爾寺是藏族宗教、文化藝術的寶庫,其建築藝術獨特,布局嚴謹,氣勢威嚴,色彩華麗;被譽為藝術“三絕”的酥油花、壁畫(唐卡)、堆繡,更是藏族藝苑中的奇葩。塔爾寺占地40萬平方米,殿堂僧捨9300多間,佛殿52座,鼎盛時期住寺活佛80多位,僧眾達3600余人。其中,大金瓦殿為塔爾寺的核心殿宇。
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院之一,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東南方向25公裡處的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湟中”為漢語地名,在藏語中為“魯沙爾”,意思是地處湟水中游的地方,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孕育出一代大師“宗喀巴”。塔爾寺藏語稱“兖本賢巴林”,意為十萬尊獅吼佛像的彌勒寺,歷史非常悠久。
塔爾寺藏語中叫“拱本”,就是10萬佛像的意思。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塔爾寺依山勢起伏,是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大經堂、大廚房、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寶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許多宮殿、經堂、佛塔寺組成的一個氣勢宏偉,藏漢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古建築群。寺院殿宇相連,白塔林立,整座寺不僅造型獨特,富於創造性,而且細部裝飾也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寺內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稱為“塔爾寺三絕”,具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很高的藝術價值。每年農歷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塔爾寺舉行四大法會。十月、二月舉行兩個小法會。
塔爾寺背靠山坡,沿著山谷層層排列而建。山前山後,處處有大片叢林,猿嘯鶴唳,極盡人間之幽雅。塔爾寺是西北地區佛教活動的中心,寺內規模宏大,最盛時有殿堂八百多間,占地達1000畝,不但是我國六大寺院之一,在全國及東南亞一帶也享有盛名。塔爾寺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是為紀念我國佛教史上著名宗教改革家宗喀巴而建的。最先建成是一座大銀塔,後來擴建為寺,並把寺命名為塔爾寺。
塔爾寺依山勢起伏,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經堂、大廚房、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寶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築,組成的完整的藏漢結合的建築群。整座寺,不僅造型獨特,富於創造性,而且細部裝飾也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藏漢建築藝術的結合也非常巧妙,協調統一。可以說是件精美的建築藝術的工藝美術品。“三絕”塔爾寺內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稱為“塔爾寺三絕”,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推薦閱讀:
少林寺建築群
山西高平玉虛觀
江蘇淮安惠濟祠
安陽文峰塔:倒立千年的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