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佛寺位於保山城以北16公裡的雲巖山麓,寺內因擁有全國最大的巨型臥佛而聞名中外,臥佛長6米,重達10噸,據稱是中國最大的玉佛,始建於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深山藏古寺,雲巖山不是很深,距離保山市不過十六七公裡,卻古木參天,濃蔭匝地,“藏”了這座國內外都有名的千年古剎:臥佛寺。在保山乃至雲南的叢林之中,臥佛寺均稱得上“資深長老”。它的修建年代,過去一般認為是在大唐開元四年(716),而今又有地方史研究者從《永昌府志》裡找出四個字:“建於漢室”。這就將“寺齡”至少前推了500余年。



雲南保山臥佛寺
寺內主要建築依山就洞而築,有前後兩院,以後院的正殿為主。此殿原來一石洞,深數十丈,廣闊數丈;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記》中,曾詳細記載了他持炬探訪此洞的情況∶(蓋一洞而分內外兩重,又分上下二重,始覺其奇也。)此洞是(內外兩重)中的外洞。洞中锺乳倒懸,石紋盤結,百怪千奇;最引人注目的是洞中石佛,就天然巨石鑿成,橫臥巖下;佛身長三丈,通體飾金,華麗輝煌,側身睡在一個高四尺的平台上,面東背西,頭南而足北,一手微曲托頭,一手平伸置於腿上,兩足自膝下隱入暗洞之中。佛像端莊而安祥,兩眼微閉,其造型之精,佛體之大,均甲滇省。東側洞口,有李根源題(唐開元四年建)字樣。當年,主持僧廣為勸募,延請工匠三人,精心制作,七年乃)。相傳,此臥佛系紀念一傣族貨郎,他常來此地賣貨。洞底有一條暗河,洞中流有一股清泉,供人欽用。一天,貨郎賣貨經過此地,突見河水從洞中急湧而出,眼看山下萬頃良田將被淹沒,貨郎心急如焚,他急中生智,毅然橫躺在洞口,擋住河水,使這一帶的民眾免除了水患。人們感激他,故修此“雲巖臥佛”。自此,每年春節前後,中、緬、泰的傣族民眾相攜來此供奉朝佛者,絡繹不絕。本地居民則把正月初八定為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