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山花燦爛 探訪“活歷史”順昌元坑古鎮
日期:2016/12/13 22:22:32   編輯:古建築紀錄
元坑古鎮
蔡氏宗祠一角
壯美的文昌橋
元坑演山風光
四月的元坑,樹木蔥茏,山花爛漫。
上周,趁著連綿陰雨後難得的晴朗日子,我們踏著青石小路,穿行在狹長縱橫的高牆古巷。腳下的刻字石板,兩側的門樓磚雕,無言地訴說著元坑古鎮歷史的厚重與韻味。
文化底蘊厚如千年史書
千年古鎮元坑,由於閩江上游支流金溪流經谟武、蛟溪,位處將樂、建寧、泰寧的水陸交通要衢,明清時期商賈雲集,經貿繁榮。聰明勤勞的古鎮先人們,游走他鄉,經商聚富,湧現出一批豪商巨賈,他們大興土木,廣置豪宅,至今遺存的古代建築數量之多、規模之大蔚為壯觀,令人贊歎。鼎盛時期的古代元坑文風熾盛,英才輩出,南宋名臣工部尚書廖剛,廣西經略、著名藏書家余良弼,朱熹得意門生廖德明,明代戶部郎中葉宗遠生於斯長於斯,理學大師楊時、游酢、朱熹曾在此游歷授業,傳揚理學,為古鎮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行走在順昌元坑鎮,被這裡古色古香的古民居所陶醉,江南那種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景在這兒自成一景。在這裡到處能看到古水井、古祠堂、古牌匾、古橋、古廟宇等。它們集自然美、社會美於一體,融古樸、典雅、富麗、秀巧於一身,表現出高超的建造技藝和渾厚的文化底蘊,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陳氏三大棟,一座族居式組合型古民居,四座四進庭院並列而建,既相對獨立又相通相連。細細品賞老宅舊院:中堂、立柱、門楣上镌刻著的楹聯;梁架、挑檐、雀替、隔扇、花窗、神櫥上裝飾的精致木雕;人物神仙、花鳥魚蟲、山水林石、福祿壽喜等圖案巧妙鑲嵌;三國演義、八仙過海、西廂記等戲文故事精致典雅……無不令人感歎當時卓絕的裝飾技藝和主人高雅的藝術品位。
元坑古民居大多坐北朝南,依山傍水,且多數是兩層的磚木結構。其布局以中軸線對稱分列,面闊三間,中為廳堂,前辟天井,側設兩廂臥房。廳堂四周雕刻著歷史人物故事及各種木雕圖案。廳堂之間,家具陳設古樸雅致,中堂與立柱之上及兩廂外壁間大多布置頗有品位的字畫,且有防止字畫被風吹起的木制橫軸,橫軸兩端還刻著生動的花鳥人物。有的還懸掛著木刻的楹聯,洋溢著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
元坑古鎮,我們帶著無盡的向往來拜谒燦若星辰的大儒名臣,尋找神秘奇妙的歷史珍跡,透過那一座座一件件“活”著的歷史,我們領略了你悠遠的歷史風貌,感受到你厚重的歷史文化。福州4月25日電 記者申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