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陶器之黑陶刻符罐
夾砂黑皮陶,因出土於河沙中,故器表面多呈銹紅色,低口,平唇,口沿微移,短頸,廣肩,鼓腹,圜底,圈足外撇。燒制成後,在其肩部及上腹部刻有亦圖亦文的8個符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李學勤研究員稱其為“前所未見的珍品”。
灰陶加彩樂舞雜技俑(西漢)
河北省黑釉剔花花卉紋小口罐
古代陶瓷的裝飾工藝之低溫彩
宋·民汝窯香爐
挑選紫砂壺要“四看”
仿琺華蓮池水禽紋雙鹿耳罐
紫砂壺上的“青銅時代”
壽星坐鹿(清)
釉裡紅團花紋蘋果尊
花卉紋葫蘆瓶
揚州發現一工地出土大量陶片 或是古代遺址
鈞窯鼓釘三足洗
越窯青黃釉盒(五代)
郢大府銅量
清雍時期正畫琺琅花鳥洗銅胎
德鎮窯黃釉紫彩雙耳三足爐(明)
清乾隆時期掐絲琺琅璎珞梅瓶
三足陶鼎
清掐絲時期的琺琅春耕圖扁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