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銅鏡重圖紋輕銘文
日期:2016/12/14 18:14:53   編輯:仿古青銅器唐代銀背鎏金鳥獸紋鏡
唐代嵌螺钿高士宴飲圖鏡
丁孟,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組組長,碩士生導師,中國錢幣學會理事,中國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考古學會會員,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文物鑒定委員。
外觀造型
鏡外觀厚實,表面多呈銀白色、黑褐色(俗稱“黑漆古”)和深綠色(俗稱“綠漆古”)。它的合金比例一般為:銅69%,錫25%,鉛5.3%。
此時,銅鏡的造型除傳統的方、圓形外,又創新出了八瓣菱花形,八瓣葵花形,委角方形,亞字形,八菱形。
鏡鈕以半圓形鈕為主,並有獸形鈕,方形鈕,樹枝形鈕。
鏡緣多呈斜面內傾,並飾花紋。唐初,鏡緣裝飾有忍冬、卷草紋;唐中晚期,多飾水波紋、重瓣花紋、蜂、蝶、鳥、花枝紋和流雲紋。
裝飾風格
唐鏡背面的裝飾紋飾,其風格一洗漢鏡拘謹板滯之態而作流暢華麗之姿,其取材一變矯揉造作之神化模式而偏重於自由寫實或故事,表現手法也由繁亂紛雜轉為清鮮優雅。
唐初期,銅鏡的主題紋飾以瑞獸為主,造型豐腴、活潑。最引人注目的是海獸葡萄紋鏡,它以高肉浮雕葡萄為主題,間飾海獸、雀鳥、蜂蝶和花草,紋飾華麗而繁缛。其余還有寶相花紋,它是一種將某些自然形態的花朵(主要是荷花)進行藝術處理,變成的一種裝飾化的花朵紋樣。
唐中期,銅鏡的紋飾,格調新穎,題材廣泛,禽鳥、花草占據了主要地位。另外,人物故事題材大量湧現。這時期主要流行有對鳥紋、盤龍紋,以及人物故事圖案。
唐代後期,銅鏡的紋飾趨於簡單、粗拙,失去了盛唐銅鏡富麗堂皇的風格。這時期,含有宗教色彩的紋飾特別盛行。
銘文詞語
唐鏡銘文十分規整,沒有漢鏡銘文缺筆少畫的現象。字體多為正楷,字形擴大,字文清晰,筆法谶巧而不苟,十足表現出瑰麗華美之姿態,最富時代特性。唐鏡銘文與隋鏡有其劃時代的一脈作風,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四字或五字骈體銘文。銘文依據辭意可分為兩種:
一是歌頌贊美銘文,均為韻語,多四言、五言,及少數長短句,文藻華麗清俏。有的采用時人的詩詞語句,又有回文式銘。骈體銘文中的回文體是全銘以每一字或兩字循環誦讀,皆能成文,讀法有正讀,脫卸讀,首尾交加讀等,如“鏡發菱花,淨月澄華”。
二是宗教銘文,唐末道家八卦五行說流行,鏡銘亦有表現,此類鏡銘多配山川、日月、干支、十二辰圖紋。
總的來說,唐鏡銘文漸被遺忘,鑄鏡又重圖紋。銘文僅出現在唐初、唐末銅鏡的裝飾和點綴上。
推薦閱讀:
瑤山M7:55玉牌飾
南宋葵花形金盞
青花荔枝紋如意耳扁壺
釉裡紅底青花海水神獸紋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