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建築材料 >> 古代過冬神器

古代過冬神器

日期:2016/12/14 18:29:04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硯台的造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種“抄手硯”在宋代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人們將硯台的底部掏空,前端和兩側留邊與硯堂相連,三邊如足,平整著地,手可插入,便於移動。記者注意到,南京市博物館展出這件明代抄手端硯,掏空體積較大,遠遠超過了手掌的厚度,有近10厘米。

    專家告訴記者,在這個空間內,可以放一根小蠟燭,對墨汁緩緩地加熱。南京歷來是中國文教中心,讀書人雲集於此,自然要想辦法應對南京寒冷的冬天。

    與今天化學試劑合成的墨汁不同,在古代,墨的原料包括煤煙、松煙、膠等,嚴格地說,墨水並不是液體。墨塊用水溶解,也就是磨墨之後,是以膠體的狀態存在。因此,一旦研磨好的墨汁放置不用,很快就會凝固。在一些古裝劇中,我們會看到人們在寫字作畫過程中,還要隨時磨墨。“一到冬天氣溫降低,墨汁凝固的速度就會加快。此時,在這件手抄硯的空當中,點一根小蠟燭,就可以加熱墨汁,減緩凝固的速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