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八大名瓷之古老建盞
日期:2016/12/14 18:29:20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古老建盞
“確認你的茶盞發出閃亮金光,這是前無古人的第一次以建陽窯土燒制而成的金油滴。”日本靜嘉堂嚴崇建澤向金油滴建盞制作人黃美金發來的賀電如是寫道。
原來,一位嚴姓香港商人以50萬元人民幣購買了黃美金的一件金油滴建盞作品,帶回香港後跟同行交流,獲得日本和港台藝術家稱贊。
建盞,黑瓷代表,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產於宋建州府建安縣(今福建建陽市),而稱為建盞。宋時為皇室御用茶具,曾經大量出口到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各國,尤其在日本被視為國寶珍藏。據考古證明,建盞創於北宋,盛於南宋及元初,元末以後停燒或廢燒,一度失傳。
但是,建盞至今仍備受青睐,失傳數百年的古老建盞的復興也為當地所孜孜以求。
“之前花了好多錢購了一些老件,琢磨了二十多年,才燒制出幾個金油滴,但始終無法掌握其燒制要領。”黃美金一直用制作青瓷的收入來研制建盞,一天四個爐,從早到晚開著。
“這一次我又燒了15天了,目前沒有一個正品。”黃美金很失望,卻依然不言放棄,“這和天氣、溫度、濕度等等都有密切的關系,無論哪一環節出問題都不行。”
建盞都用正燒,故口沿釉層較薄,而器內底聚釉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燒窯中底部產生粘窯;由於釉在高溫中易流動,故有掛釉現象,俗稱“釉淚”、“釉滴珠”。“建盞”是在窯內高溫焙燒過程中,使釉面產生各種自然奇特的斑紋,這些斑紋在古時人工難以控制。
油滴建盞,就是建盞的主要產品之一,因其紋路類似水面上的油珠而得名。在黃美金家,記者看到了剛出爐的金油滴建盞,金花成花瓣撒落般展開,如水滴流動,金燦燦的,著實美麗。但在嚴格的黃美金眼中,這已是次品,他每天請人將次品敲成渣,以防次品流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