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

日期:2016/12/14 17:38:46      編輯:古建園林

    春秋戰國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屬楚國疆域。在漫長的時代演變中,鳳凰曾屬不同的縣郡,名稱也多次的變遷,直至1957年才最後定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鳳凰自然資源豐富,山、水、洞風光無限。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3萬余畝,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面積達到98%以上。珍奇動、植物品種100多種,到處郁郁蔥蔥,鳥語花香。奇梁洞被譽為華夏第二奇洞,集幽、奇、秀、峻的特點於12公裡長的洞中,奇詭莫測,引人入勝。風光旖旎的屯糧山風景區,山形千姿百態,流瀑萬丈垂紗。風景名勝裝點鳳凰奇幻無窮的大地,給鳳凰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鳳凰山川秀美,更是人傑地靈,據不完全統計,從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緒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間,這裡就湧現出提督20人,總兵21人,副將43人,參將31人,游擊73人等三品以上軍官。民國時,鳳凰出中將7人、少將27人。當代以來,鳳凰人才輩出,湧現出一批將軍、高級領導干部、作家、書畫家、工藝美術家。特別是隨著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齡,著名作家、歷史學家沈從文,著名畫家黃永玉的出現,鳳凰不僅聞名全國,而且蜚聲世界。

    凰山城依偎著沱江,群山環抱,關隘雄奇。這裡的山不高而秀麗,水不深而澄清,峰嶺相摩、河溪萦回,碧綠的江水從古老的城牆下蜿蜒而過,翠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漁舟游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鐘兼鳴,河畔上的吊腳樓輕煙袅袅,可謂天人合一。

    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韻味獨特的鳳凰土話、別具一格的苗族服飾、苦辣鹹酸的飲食習慣,還有原始戲劇活化石傩堂戲、地方風味十足的陽戲、散發著泥土清香的文茶燈,以及玻璃吹畫、蠟染、紙扎、苗族銀飾等格調清新高古的民間工藝,構成鳳凰獨具特點的民族民俗風情。

    鳳凰古城現有文物古建築68處,古遺址116處,明清兩代特色民居建築120多棟。還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條。保存完好的唐朝舊縣治黃絲橋古城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城之一。始建於明朝萬歷年間的中國南方長城——“湘西邊牆”,成為國際國內關注的焦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