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圃曾是文征明的宅地
日期:2016/12/14 17:12:27   編輯:古建園林 “網獅園、獅子林有什麼好看的,蘇州真正的好園林是藝圃。”油畫家虞村邊開車邊跟我們聊,說栗憲庭來藝圃,喜歡得不肯離開。還說,這個小園子原來叫藥圃,是明代大畫家文征明之孫文震孟的宅地。一提文征明,畫家們好像打了雞血,立即提起了精神。到了蘇州,怎麼著也得到文前輩家坐坐。
藝圃在蘇州古城西北,一個叫文衙弄的小巷子裡,巷子裡胡亂擺放著各種小攤兒,販夫走卒穿梭其間,車開不進去,虞村只好把他的君威停在較遠的地方,大伙下車,步行一站余地,來到文前輩家門口。虞村一路解釋,正因為小巷子沒有被改造成大街,交通不好阻礙了大批游客,也保護了小園子的清雅。
小園子確實清雅,幾乎不見游人,若有個門童或總管引路,還真以為到了明代文家。園子硬件符合蘇州園林的基本配置,屋宇、亭台、假山池湖、小橋回廊等等錯落有致。不同的是它傳自明代文人畫家,比之鹽商大戶的園林多了幾分滄桑文氣,少了幾分浮華霸氣。
乳魚亭、響月廊、渡香橋,單是這些名字就足以讓人想入非非。進延光閣喝茶應該是游此園的高潮,文前輩不在,虞村只得代主人請我們喝碧螺春,北魚、老楊、雨石、書萍等一一落座,茶杯內碧綠嫩芽慢慢起舞,晴窗外午後斜陽映照秋塘,彌漫出陣陣荷香……若是耳邊再飄些哽哽咽咽的蘇州評彈,整個人都會癱在文家。而令人意外的是,一種類公鴨的嘎嘎之聲吵得人耳鳴心跳。環視左右,有三桌老年婦女(剛退休快被話憋瘋了的那種)在旁若無人地用蘇州話聊天,內容一句聽不懂,發音比日語、英語、德語要放肆生猛許多,總之很刺耳。我忍不住問虞村,蘇州人不是吳侬軟語嗎?虞村一臉幽默地笑笑,是吳侬軟語,但是她們已經變聲了。女孩子的時候,談情說愛用軟語,一結婚生子,嗓子就變聲,就成這樣了。
難怪文前輩他們當年讀書、磨墨、吃茶都用丫環打理,老媽子都打入後廚,要整天聽這變嗓,還能畫出那麼好的畫嗎?茶是吃不下去了,待我們出門,那公鴨嗓還在園中回蕩。虞村就感歎,懷一、張鐵林、高英柱、秋一他們運氣好,昨天下著小雨,園中只他們一桌吃茶,特寧靜。
藝圃,只有雨時來,才能避開雜擾,才能接近它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