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故居
日期:2016/12/14 17:11:07   編輯:古建園林 段祺瑞故居原建於中軸線上的屋宇現僅存一大殿,為兩卷勾連搭式,上覆灰筒瓦,面闊九間,殿前有民國式走廊,走廊連接的小小月亮門的門楣上寫著“怡園”兩個字。廊前有一環繞院子中心的水池,但如今完全干涸,一滴水也沒有。池子前面(南面)有三座小石橋,連接花園和大殿,後本有兩座石橋,但如今已經看不到了,1983年時已被拆除。其實整座花園都已經是1987年重修的了。
大殿的後面是一座四合院式大方院落,東、西、北三面都是民國時期建的灰色洋房,厚重堅實,頗有德國風格,這三面和前面的大殿圍出了一個四方院落。
昔日段祺瑞應在二樓走廊之上俯瞰樓下來客。而如今從樓上俯瞰下去,院子裡是小區或街邊隨處可見的健身器械,鮮艷的顏色映襯著灰色的樓房。
段宅曾極繁盛,就連國務會議都曾在此院中召開,地點就在大殿西側的那座同樣灰色的洋樓裡。樓房極高,看起來像是兩層,其實只有一層。面闊三間,進深九間,平頂。平時這裡是作為舞廳用的,有時段祺瑞也會在這裡召開國務會議。
今天的安寧讓人不能想象出曾有的刀光劍影。1926年“三·一八”慘案後不久,由於各軍閥派系之間的斗爭,北京警備司令部司令派兵包圍了倉南胡同的段祺瑞宅,以此迫使段祺瑞下野。雙方荷槍實彈地在此對峙,雖然最後武裝沖突終被避免,但段祺瑞卻不能避免下野的命運,很快就逃往天津。自他任總執政以來,在這座院子中居住的時間還不到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