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千戶苗寨

千戶苗寨

日期:2016/12/14 23:59:07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西江苗寨全景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三十六公裡處。在這生活著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寨內吊腳樓層層疊疊順山勢而建,又連綿成片,房前屋後有翠竹點綴。吊腳樓多為三層,基座以青石、卵石壘砌,一層圈養牲畜,二層住人,三層為糧倉。
西江苗寨的房屋均是杉木結構,依山傍水,次第升高相連。有平房、樓房、半邊吊腳樓房等式樣,用青瓦或杉木皮蓋頂。基腳用青石塊、鵝卵石壘砌。木樓最大的五間,一般為三間搭一廂閣,均是三層樓。

西江苗寨熱情好客,節日或平日,只要有客人到來,全家老爹都熱情接待。主人雙手捧來一碗碗香噴噴的米酒,敬客人喝,以示對客人的歡迎。若遇節日請酒迎客,禮節更是十分隆重。西江苗寨內有五處民族活動場所:斗牛坪,位於干南飛和干覺少;跑馬道,位於平寨河灘;斗雞台,位於干覺少之上面平台;蘆笙場,位於小學門前的兩個大壩子;烏嘎、東引、也冬、羊排、也好、南貴等村寨的大樹下,是青年男女“游方”和對歌的場所。

西江的廣場上定時不定時將舉行表演活動,這是苗寨人苗年裡的安排的活動,更是這個特殊日子裡吸引游人的地方,全苗族及其支系以其各自的風俗、極具代表性的歌舞展現世人面前,共同感受這個盛世苗年的喜慶,在廣場上,他們身著盛裝、熱情奔放的表演,令人陶醉,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浮在表面上的旅游文化展示,
更是苗族的寨老和青年人用自己的心在延續和傳承屬於他們自己的一種文化。我想這裡面有一種東西令人震憾,那就是當地苗族人民的民族情。
隆重的歌舞表演,喧嘩的廣場氣氛,均源於一個鼓藏節,讓苗家人等待了十三年!



鼓藏節簡介:
相傳在遠古,一支苗族祖先輾轉遷徙幾千裡,這一天來到了西江地界。西江當時還是一個原始大森林。他們走累了,便躺下來休息。帶來的獵狗跑下山去轉了一圈回來,身上粘著幾粒谷子。他們認為是吉兆,就定居下來開墾種植。當年秋天果然得到了好收成。他們把谷子裝在銅鼓裡儲存起來,一年裝一銅鼓,連續13年,年年都是大豐收。於是決定不走了,永遠在這裡住下來。為了紀念這件事,就舉行吹蘆笙、跳銅鼓舞、殺牛祭祖的盛大慶典。與這種說法意思差不多得另一種說法,是西江苗族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虎年來到西江,經過13年的奮斗,在下一個虎年獲得了豐收。為慶祝豐收,也為紀念祖先,就在以後的時間裡,每隔13年的虎年,都要以“鼓藏節”進行祭祀。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與西江苗族的歷史有關。共同之處,是祭祀祖先和慶祝豐收。各種來歷傳說雖然不同,但西江鼓藏節特定的內容和形式,雖經上千年歲月的流逝,卻仍然比較完好地代代相傳了下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