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麥積山石窟(6)

麥積山石窟(6)

日期:2016/12/15 15:20:58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麥積山石窟是我國四大佛教造像石窟之一,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館”。  

  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裡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僅142米,但山的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我國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為最佳。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郁郁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雲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圖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  

  麥積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後來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現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四世紀到十九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  

  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游人攀登上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棧道,不禁驚心動魄。古人曾稱贊這些工程“疑是神功”,附近群眾中還流傳著“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諺語。可見當時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巨、宏大。  

  麥積山石窟的雕像,大的高達15米多,小的僅20多厘米,可分為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粘貼在牆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大類,體現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1】【2】【3】【4】【5】【6】【7】【8】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