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 古陽洞
日期:2016/12/15 15:19:35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古陽洞位於龍門西山南段中部,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而規模宏大的一座石窟。它開鑿於公元493年或此之前,考為北魏孝文帝為其祖母馮太後營造的功德窟。支持孝文帝改革和遷都的一批王公貴族、高級官吏和僧侶也多於該洞發願造像。古 陽洞內窟頂及其余部位都布滿了大小不等的各式各樣的佛龛,南北兩壁有計劃的安排成三列大型佛龛,且佛龛大多數都刻有“造像銘”,統計多達800多品,因而古陽洞又是中國石窟保存造像銘最多的一座洞窟。魏碑書體精華“龍門二十品”該洞就占19品。正壁為孝文帝所造的三尊像,佛祖釋迦牟尼居中坐,通高7.82米,頭作高肉髻,面相長圓,體軀較瘦削,身披褒衣博帶袈裟,雙手疊壓呈禅定印。主尊佛像兩側侍立二菩薩,頭戴寶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下著長裙,表情莊重文靜,姿態優美,是龍門北魏時期的代表作品。古陽洞大小龛內的造像,都是北魏後期流行的瘦削形的秀骨清像,是具有時代特征的造像。各龛的龛楣和龛 內佛像的背光及頭光,是極富於變化的優美圖案紋飾,表現了當時的雕刻和繪畫技巧的高度水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