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台竹林寺
日期:2016/12/15 15:17:42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竹林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勝古剎,位於萊山區福臨夼岱王山陽坡上。寺院內竹林蔥茏,文物荟萃。據史志記載,北宋金大定二年有名僧在此創建竹林寺,由山門、正殿、後殿和東院側殿組成古剎。寺後為岱王山,山石嶙峋,下覽大海,名山秀水,景色宜人。佛教僧侶到此谒拜視為聖地,來旅游者絡繹不絕,香火缭繞不斷。
北宋未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有名僧在此創建了竹林寺,明清兩度重修, “文革”期間遭到徹底破壞。1996年由恢復重建,於1997年10月開光,使千年古剎再展新顏。重建的竹林寺仍在古寺舊址,整個建築廟群由山門、鐘鼓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東西配殿組成,按古代帝王建築特色進行設計,充分顯示了寺院的氣勢非凡和豪華氣派。山門上鑲嵌的“竹林寺”三字和“大雄寶殿”四字是中國著名書法家趙樸初所書。寺院有一株牡丹,枝葉茂盛高過丈許。蔚為大觀,寺後為岱王,山頂有龍泉潭,山石嶙峋摩空下瞰大海汪洋無際。真乃東士奇觀,環市名山秀水,景色宜人,每年春秋兩季游人絡繹不絕。佛教僧侶到此渴拜視為聖地,並按“地理風水”的推測該地有龍水之氣,是佛光普照的聖地。
現今,竹林廟宇雖不存在。但聖名美景仍存新的竹林寺將在原聖地從建。除原有的古剎歷史記載的方位不變外,擴大了建設規模為總面積2600平方米。整個寺院具有皇家風格,雄偉奇觀,佛教寺院之首。其主要規模如下:
新的竹林寺仍從中軸線布置至下而上。石砌台階三十六步直上山門廣場。山門前設兩尊“響石獅”,山門為三卷門,獸面門釘。山門內兩側設鐘鼓二樓。單間二樓、建築面積為128平方米。天王殿位於山門之北,建築面積189平方米。正脊中央安寶剎捨利塔,殿內明次三間,中塑釋加牟尼佛,兩邊站它迦葉、阿難二弟子像,兩稍閒、塑十八羅漢。佛像後罩佛一面,千手觀音閣建在大雄寶殿之後。位於寺院的最北端,是整個竹林寺最高的主體建築。大閣通高29米,南立面為六層檐、五層樓間。建設面積153平方米,觀音閣內部為三層,上下貫通中間設蓮花寶座,上塑千手千眼觀音佛像一尊,兩側設善才龍女各一尊。大佛身後掛塑千佛壁。兩山內壁,畫有西天極樂圖。
新的竹林寺將發現新姿。以迎接海內外的佛教弟子和各方賓客,廣大游人前來瞻拜參觀,亦歡迎海內外的佛教弟子和各方賓客,廣大游人捐資贊助、積善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