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漫步虹橋賞清流擁翠

漫步虹橋賞清流擁翠

日期:2016/12/15 0:08:11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虹橋始建於明洪武初年,相傳當時有位陰陽先生稱,鳳凰的南華山乃是一座扎入沱江的奇峰,它必是龍脈的龍頭之所在,由此陰陽先生推斷此地必將有人問鼎中原。當時的明朝皇帝朱元璋聽罷,  難容自已辛苦創下的大明江山面臨巨大的潛在威脅,於是大筆一揮,下令在沱江上造起了這座虹橋,  意在斬斷“龍頸”,以免鳳凰真的出個“皇帝”與之爭天下。
                                                                                                                                                                                         
      傳說畢竟只是傳說,早已無從考證。經過近百年的歷史變遷,虹橋的木構件逐漸霉腐,民國遭遇水災後,在湘西鎮守使田應诏的主持下,才得以改建成一座中間是長廊、上面有屋頂、可遮日曬避 雨淋的木結構的虹橋。如今這座經現代修葺過的嶄新虹橋宛若橫跨江水之上的彩虹,熱鬧繁華一如往昔。
      站在虹橋上看到的玲珑小塔,名為萬名塔,她靜靜的倒影很是挺拔秀麗,六邊的翹角上懸掛的銅鈴,在微風中讓人有種聆聽暮鼓晨鐘般的怅惘。萬名塔是在古時的“紙字爐”石基上重新改建的, 據說以前讀書人的字紙是不能亂丟的,要到紙爐裡去燒掉。
      漫步橋廊兩側林立的小店鋪間,出售蠟染、刺繡、銀飾的攤位前的吆喝聲和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鳳凰版本的《清明上河圖》正在繁喧雜亂中每日上演。
      虹橋二樓的民俗文化樓是個鬧中取靜極為的雅致地方。憑窗品茗賞景的同時還能欣賞到許許多多珍奇的民間工藝品,如曲王的雕花大木床、古色古香的木椅、巨型煙斗以及知名的書畫家描繪的鳳凰圖景等。另外如果夠幸運,還可以看到打花鼓或對歌等民俗表演。
泡在虹橋邊城書社的書堆裡,從文字裡翻揀屬於鳳凰的點滴故事,找書店老板聊聊鳳凰,在買上一兩本與這個小城有關的書,讓老板在扉頁上蓋上“溪橋夜月”的印章,也算是鳳凰之行頗有意義的收獲了。




到達:
只要站在沱江邊,就可以一眼望到那座安然而臥的虹橋橋,只需沿著河岸走就可以到了。
游覽時間:
2分鐘或1小時。所謂2分鐘是指過橋的時間,而1小時就是指泡在橋上的時間了。假如時間會在這裡停止,那鳳凰就是詩中的迷幻美學,她的美叫人甘願墮落在她懷裡。

旅游手記:
1.虹橋下便是沙灣了,沱江水在這裡悠然地扭了下身子,留下了一片開闊的水面,小舟中傳來的美妙歌聲有如天籁。難怪晨曦與暮色中都會有寫生的學生、不知疲倦的攝影人和癡心風景的情侶,來沙灣一帶安靜地走一走吧。
2.“清流擁翠,溪橋夜月”指的便是這裡了,它也是鳳凰古八景中的一處景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