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在琴高山下尋找琴魚蹤跡

在琴高山下尋找琴魚蹤跡

日期:2016/12/15 0:06:08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在徽州地區旅行,很多人都知道皖南尤其是徽州產名茶,也能隨口說出幾個茶名來,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婺源綠茶、黃田湧溪火青等等,但是泾縣還有一種獨特的貢品茶叫“琴魚茶”,制作方式特別,鮮為人知。

清洪亮吉《泾縣志》物產篇記載:“琴魚,魚不滿寸,龍須果腹。三月三日出,余無”;另有“幙(mu)魚,似琴魚,而無龍須。”意思是說這琴魚長不過寸,魚身飽滿,口生龍須,只有每年三月三日也即清明節前後才能捕獲到,其余季節不產。當然了,琴魚茶並不是真正的茶葉,而是用一種罕見的小魚泡茶。

汽車到達琴溪,一眼就看見路邊有個牌子上面寫著“琴魚”。琴溪鎮不大,和想象中粉牆黛瓦、馬頭牆高聳的徽州古街道很不一樣,畢竟這裡不是傳統的徽商要道,更不是古徽州的核心地區。走進店裡,果然都是些小魚干,長不過寸,銀色的魚身,不知道是口裡的龍須掉了還是沒有,我不太確定是不是真的。又請老板拿了個小茶杯,捏了八九條進去,沖入開水,便見那魚借著水力上下浮動,真的是栩栩如生,如活魚般游躍於瓷碗中。端起茶碗輕輕一嗅,有那種小魚苗身上特有的淡淡香味。

出了店門,東去五十米便是林木茂盛的琴溪河,一些婦人在溪邊浣洗,白鵝在灘上撲翅尋歡。沿著河岸往南走一百來米就到了琴高山。山勢迤俪西來,到溪邊便嘎然而止,山形獨特,頗有仙界意境。

《泾縣志》卷十古跡篇載,“琴高,趙國人,曾在此煉丹,丹成後自隱雨巖乘赤鯉飛天而去;其丹渣倒入潭下深潭便成此魚,名琴魚,亦名丹渣魚”。我跑到河灘中仔細觀察了河面,不見一條小魚游過。也許,只有清明時節來,才能看到琴魚的身影在琴溪中游弋。琴魚真的是口生龍須,重唇四鰓嗎?對我來說,這還是個謎。不管是前人附會還是今人訛乍,能做為泾縣獨有的特產進獻朝廷,並且進入地方志,是會讓人對琴魚遐想聯翩的。

交通:從泾縣短途汽車站乘坐往宣城、愛民的班車,或從205客運站(泾縣政府大樓紅星廣場附近)乘月亮灣方向的班車均可到達。

  
門票:

  
旅游TIPS:琴溪鎮街上的琴魚價格不便宜,禮品盒在80-140元左右。購買琴魚建議直接和琴溪鎮琴魚精制廠聯系。

地址:琴溪鎮街道107號。

聯系電話:0563-5400136。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