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蕪湖鐵畫?
日期:2016/12/14 19:18:30   編輯:古建築結構恢復建立國有鐵畫公司,這是多位長期關注鐵畫發展、對鐵畫歷史和現實有較深研究、非鐵畫公司的專業人士的共同觀點。他們認為,蕪湖鐵畫現在面臨的嚴峻局面,有些積重難返,就像一個沉疴纏身的美人,非下良藥猛藥不足以康復。目前雖說蕪湖仍有多家鐵畫公司在堅守,但都是規模小力量單薄的私人企業,無論是在資金上人力上還是在技術上,都不具備挽狂瀾於既倒的實力。鐵畫作為藝術品,其產業的發展有其特殊規律,尤其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恢復建立國有鐵畫公司,可以在蕪湖鐵畫行業中起領軍作用,特別是在鐵畫藝術研究、鐵畫材質科研、鐵畫制作工藝創新、鐵畫營銷模式探索、鐵畫市場規范等諸多方面起主力軍作用,以帶動整個鐵畫行業上素質、上檔次、上水平。現在國家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我市近幾年來由於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也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他們認為,蕪湖鐵畫產業作為我市文化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加上其具有鮮明的蕪湖特色、濃厚的蕪湖地域文化內涵,振興蕪湖鐵畫,不僅可以壯大蕪湖文化產業,還會給蕪湖文化產業增添靓色,政府在這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
精品要增量 普品要提質 市鐵畫研究會副會長沈濤認為,蕪湖鐵畫要壯大聲勢,數量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從蕪湖鐵畫的產量來說,現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鐵畫精品產出少,導致普通百姓難以欣賞到鐵畫藝術的精華,容易對鐵畫藝術產生誤解;普通鐵畫產出少,市場覆蓋面太小,就造不出聲勢,發展不了鐵畫市場,培養不出更多的鐵畫愛好者。在他看來,鐵畫理想的發展局面,是精品鐵畫和普品鐵畫都要有適當的數量,價值上高中低檔都有,讓不同經濟能力的顧客有充分的選擇空間。幾十塊錢、幾百塊錢的普品鐵畫,只要質量有保證,讓顧客感到物有所值,應該大批量生產,鐵畫愛好者的培養,往往就是從品質有保證價格較便宜的鐵畫產品開始的,很少有初次接觸鐵畫、對鐵畫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不了解的人,會一拋千金買很貴的精品鐵畫的。一定要消除質量沒保證的廉價鐵畫沖擊市場的局面,否則,會敗壞整個鐵畫的聲譽,是飲鸠止渴,很可怕。在這方面紫砂壺產業的發展就是很好的榜樣,幾萬、幾十萬、幾百萬的精品壺,與幾十元、幾百元的日用壺並駕齊驅,使紫砂壺產業的聲勢越來越大,喜愛它的人越來越多。
高度重視鐵畫人才培養 瓷都景德鎮有專門培養陶瓷人才的本科陶瓷學院;宜興市、黃山市也在當地的高、中職院校,開設了紫砂、徽雕專業,培養專門人才。再看蕪湖,高等中等職業技術院校很多,設有藝術專業的高等院校也不少,但卻沒有一所院校開設鐵畫專業,鐵畫藝術、技術傳承人的培養,還停留在古老的父傳子、師帶徒的傳統模式中,實在是落伍落後了。
市民張浩先生說,決定鐵畫命運的,最終是人才。鐵畫要振興,鐵畫上品質、鐵畫產業化,都離不開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只有經過院校系統規范的培養,打下良好美術基礎、文化基礎、設計基礎等,今後從事鐵畫藝術的創作和制作,才能有開闊的眼界、扎實的功力和創新的思維。這樣做,也打通了鐵畫行業與藝術、職業院校的交流通道,使鐵畫藝術與藝術界、文化界、教育界更好地交融,從而促進鐵畫藝術的不斷提升,適應藝術發展的規律和潮流。現在這種鐵畫人封閉自守,甚至坐井觀天的局面,不盡快改觀,蕪湖鐵畫要想走可持續性發展之路將是十分困難的。
來信來電的熱心市民中,有的還建議政府加大對鐵畫的宣傳力度;有的建議開設鐵畫網上營銷平台;有的建議在市中心繁華地帶設立鐵畫展示長廊;有的建議建設蕪湖鐵畫博物館,有的建議舉行蕪湖鐵畫拍賣會……這些建議和意見,都表達了他們振興蕪湖鐵畫的迫切願望,為蕪湖鐵畫走出困境貢獻一份力量的熱情。鐵畫在蕪湖,有悠久的歷史,有深厚的文化沉澱,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今天,但願它能乘著東風揚帆遠航,朝著光明的未來進發。